天天减肥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减肥网 > 这样吃饭瘦身又养脑_电脑前吃午餐易肥胖

这样吃饭瘦身又养脑_电脑前吃午餐易肥胖

时间:2019-10-12 05:29:54

相关推荐

这样吃饭瘦身又养脑_电脑前吃午餐易肥胖

说起过春节,可是我们国人最喜庆最祥和最期盼的佳节了。各式的聚会,各色的美食,这诱惑真心是抵挡不住!不吃吧,对不起胃;吃了吧,对不起腰(逢节胖七斤,估计都是起步价)。瞧着吧,好多朋友过完年后这腰都找不到了。哈哈,怎样吃饭瘦身又养脑呢,今天就给朋友们支个招,其实这招大家还都知道,就是四个字“细嚼慢咽”!那我们就来看看这熟悉的小技巧,到底对我们的健康都有哪些“神奇”之处吧!

1减肥不吃主食伤大脑伤心脏

主食摄入量不断下降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从1982年到2002年这二十年间,全国居民米、面等主食平均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1/5;农村情况稍好于城市。此后进行的多项小型调查,及国内粮食消费量数据也显示,国人的主食消费量处于持续下降中。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教授曾经在上海做过一个调查,被调查的社区居民有一半人每天主食摄入量在200克以内,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从事低强度体力劳动的成年人,每天谷物摄入量应该在250—400克之间,折算成米饭应该是每天550—880克。三口之家一顿饭吃不完一个馒头,一个月消耗不了10公斤粮食的状况,让营养学家们连连摇头。对于常在饭桌上应酬的人群,主食摄入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记者在某酒楼进行调查发现,几乎每一桌都是“先菜后饭”的进食模式,即便最后吃点主食,也就是小小一碗米饭,或是一桌人分食一盘炒饭。还有超过一半的人根本不吃主食,因为“吃肉吃菜就饱了”。

有些另类减肥法甚至鼓吹“主食多吃无益”,导致“主食有害”之风盛行一时。曾经风靡一时的阿特金斯减肥法,就强调“肥胖的元凶不是脂肪,而是碳水化合物!”还有所谓“专家”,鼓吹“米饭、面食是现代人饮食中的毒药”,“是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元凶”。

人们对主食有很多误解

让人们远离主食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西方饮食文化的渗透外,人们对主食的诸多误解是主因。第一,认为主食“热量高”,吃多了会胖。这个观点在女性中已经深入人心。“这是一个大错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主任蔡东联解释说,1克脂肪产生9千卡的热量,1克碳水化合物和1克蛋白质分别产生4千卡的热量。“说主食热量高是没有道理的,现代人饮食中突出的问题,反而是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超标。”很多主食不但热量不高,还可以提供饱腹感,反而有利于减肥。吃2两米饭和嗑20克瓜子热量差不多,“有人吃一小碗饭都有负罪感,瓜子却一包一包的吃。”

第二,主食“没有营养”。吃瘦肉可以补铁、吃蔬菜可以补膳食纤维、吃水果可以补维C……大家的营养知识越来越多,可是对主食的营养认识仍是空缺。“其实,主食除了提供能量外,也会为人体带来很多营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教授李惠明说,玉米、荞麦、高粱米这些粗粮中都含有相当丰富的膳食纤维。麸皮更是“纤维冠军”,100克里面就有超过30克膳食纤维。此外,人体需要的B族维生素,很多也来源于主食。

第三,主食是许多慢性病的根源。有人说,大米、白面里面富含淀粉,也就是多糖,属于能量密集型的食品,这些能量被摄取后,只能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从而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其实,肥胖、糖尿病等都被称为代谢病,吃的比消耗的多就是代谢病的根源。”蔡东联解释,这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能量平衡的问题,往往多吃多动的人,比少吃少动和不吃不动的人更健康。

减肥不吃主食的危害大,反而爱得病

人们在丢掉主食的同时,可能并未意识到我们也丢掉了健康。如果人体热量供应不足,就会动用组织蛋白质及脂肪来解决,而组织蛋白质的分解消耗,会影响脏器功能;大量脂肪酸氧化,还会生成酮体,导致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美国营养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主食吃得少的人,坏胆固醇会增高,患心脏病的风险更大。另一项美国研究也显示,如果一周不进食面包、面条、土豆等主食,大脑的记忆与认知能力就会受到损害。而中国传统医学更强调“五谷为养”,主食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肾气不足,带来疲劳、脱发等困扰。

“不论出于健康还是保持体型考虑,人们都应该保证每天的主食摄入量。”北京体育大学科学研究中心运动营养研究室主任曹建民说。那么,如何知道自己吃的主食是否足够呢?“一般要求,膳食中谷物等主食提供的能量占每天需要量的50%— 60%。”翟凤英说。一个成年人一天需要约2000千卡的热量,其中来源于主食的不少于1000千卡,三餐的配比最好在4:3:3或4:4:2。比如说:早上吃两个中等大小的包子,加上一碗小米粥;中午可以吃一碗面条;晚上吃一小碗米饭另加一块红薯,这就是比较合理的搭配。但要注意,少吃油饼、油条等油炸主食,这些食物会吸收大量的油脂,热量远比蒸煮的米面高得多。

“国人在吃主食上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吃得太精。”翟凤英说。数据显示,中国人吃的主食中,超过90%的米都是精米,超过80%的面是精面。这是被“抽筋扒皮”的主食,虽然看起来“光鲜”了,营养素却损失巨大。因此,李惠明推荐,应保证每天至少吃一种粗粮。“如果不习惯粗粮的口感,可以在细粮里逐步加入,如烙饼时放点玉米碴,煮粥加一把燕麦,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2这样吃饭瘦身又养脑

神奇功效之细嚼慢咽留住小蛮腰

细嚼慢咽可以减慢血糖上升的速度,人的血糖值从开始吃饭15分钟后上升,30分钟达到峰值,当血糖达到峰值的时候,大脑相应的神经中枢就会反馈出“吃饱”信号给肠胃,使食欲降低,停止进食活动。然而如果吃的太快,血糖还来不及升高,大脑信号来不及反馈之前就已经进食了过量的食物,久而久之容易导致肥胖。小蛮腰可就保不住啦!而这肥胖是慢病的温床,从而容易引发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看来这细嚼慢咽的功效可真是不容小觑。此外,细嚼慢咽可以很好的让我们无论面对何等美食诱惑的时候,都能够巧妙地保持吃到七八分饱。“吃的少,却吃的精”,减少胃部负担,很好的控制量的同时,提高食物中营养素的吸收度。

神奇功效之细嚼慢咽增强记忆力

如果说细嚼慢咽可以控制我们的食量,那和我们的记忆力又有何种联系呢?咀嚼能牵动面部肌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还能刺激脑部主管记忆力的部分。对于儿童来说,多咀嚼能促进大脑发育;对于中年人来说,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对于老年人来说,则可以预防大脑功能衰退和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除了上述好处之外,细嚼慢咽可以让食物更安全(咀嚼过程中食物与唾液充分接触,唾液对部分有害物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建立好第一道安全防线)。

说了这么多细嚼慢咽的好处,那究竟吃每一口食物要咀嚼多少次才好呢?日本岐阜大学咀嚼学会专家介绍,一口食物在嘴里至少经20次咀嚼,才能充分享受唾液给我们带来的恩惠,如果能达到30次更好。

话虽如此,可是有很多朋友会质疑说“臣妾做不到”我吃饭快,喝个白粥,吃个白米饭啥的,三两下就解决了。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吃的太精细。如果我们可以把餐桌上的食物吃的“粗糙”一些,白粥换成杂粮粥,精致的菜肴搭配耐得住咀嚼的叶子菜,在进食的时候提示自己慢下来,相信绝对可以“臣妾做的到”!

3电脑前吃午餐易肥胖

1. 不在电脑前吃午餐

不少人在吃午餐时依然坐在电脑屏幕前,这一习惯没办法让身体得到适当的舒展,而且更容易导致肥胖。白领中午休息的时间很短,一般只有半小时到两个小时。许多人并没有充分地利用起来,宁可缩短吃饭时间聊天或睡觉。

在电脑前吃午餐容易让你在不知不觉间吃得又快又多。吃饭速度过快容易给胃肠道带来负担,不利于机体对食物营养的消化吸收,从而影响到下午脑力或体力工作能力的正常发挥。而如果吃得过饱,就会延长大脑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的时间,也会影响下午的工作效率。

2. 选择远一些的餐厅

午餐时如果时间允许,到距离公司较远的餐厅用餐,更有利于健康。不但可以让眼睛换个环境,还可以增加走路的机会,舒展身体。一般来说,步行15分钟就能消耗相当于一两米饭的热量。

3. 合理分配三餐时间和食物量

一日三餐的时间应相对规律。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30-20:00之间进行为宜。早餐所用时间以15分钟~20分钟,午、晚餐以30分钟左右为宜,不宜过短,也不宜太长。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不宜狼吞虎咽。三餐定时定量,不要饥一顿饱一顿。

一日三餐应将食物进行合理分配。一般情况下,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40%为宜。各类食物的食用量可根据能量需要进行调整。

健康午餐应该有哪些营养?

果蔬

果蔬中含有多种抗击疾病的植物化学物质、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大量的纤维素,午餐增加果蔬可以使营养更全面。

优质蛋白质

午餐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可以保持整个下午都精力充沛。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奶酪、坚果、豆腐、金枪鱼及鸡蛋等等。

粗粮

粗粮富含碳水化合物,可以为身体提供主要燃料。粗粮比精制食物含有更多有益健康的纤维素、微量元素和植物营养素。午餐中可增加的粗粮包括:全麦松饼、糙米饭等。

4秋季减肥必吃的5大食物

1。山楂

秋季是山楂丰收的季节。山楂富含枸橼酸、苹果酸、抗坏血酸等有效成分,这些成分有助于分解脂肪。另外,山楂味酸,解腻,在吃过油腻食物后,冲一杯山楂茶喝,腻腻的感觉很快就会消失掉啦。

2。梨

梨子热量低,当中的纤维可以阻止小肠对脂肪和糖类的吸收,有利于减肥。建议想减肥的朋友可以选择饭前吃梨,这样可以增加饱腹感,进食可以减少,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另外,进入秋季后,天气开始干燥,而梨水分多,滋润,非常适合秋季吃。

3。冬瓜

立秋预告夏天结束,但是秋老虎凶猛,气温始终居高不下。而冬瓜性寒味甘,有润肺生津,化痰止渴,利尿消肿,清热祛暑的功效。除了解暑,冬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加之冬瓜本身不含脂肪,热量不高,对于防止人体发胖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有助于体形健美。

4。核桃

核桃中含有10%的膳食纤维,42%的亚油酸脂肪,7%的钾铁钙锌硒等微量元素。吃核桃可以让人有强烈的饱腹感,饭前吃核桃可以防止过量进食,避免摄入更多脂肪。此外,核桃的营养价值是鸡蛋的12倍,牛奶的25倍。MM们可以用核桃替换高热量薯片,在下午3点时来个补充能量的下午茶,解馋不怕胖。秋季气候晴朗干燥,多吃核桃可以缓解皮肤紧绷发干的现象,因为核桃含有大量维生素E,可以滋润肌肤。

5。莲藕

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莲藕低胆固醇、低钠盐、低饱和脂肪酸而富含维生素C、钾等多种营养。其中,莲藕富含的膳食纤维是促进脂肪消化的好帮手。秋季吃藕,滋阴、美容又瘦身。所以,莲藕绝对是秋季的最佳减肥食物。

5这8种难吃的食物最养人

发涩的食物

专家点评:范志红表示,未熟的柿子、紫色的葡萄皮,这些都是涩味很重的食物。它们的涩味是食物中的单宁、植酸和草酸带来的。

粗糙的食物

专家点评:这其中代表性的食物如扎嘴的粗粮、难嚼的芹菜杆和白菜帮子。这是因为此类食物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发苦的食物

专家点评:像柠檬皮、茶叶、黑巧克力等,其中富含各种甙类、萜类物质和多酚类物质,正是它们让食物变苦。

发“冲”的食物

专家点评:比如萝卜、大蒜、洋葱等。这些食物味道很冲,甚至吃完了还会有臭味。原因就是它们含有硫甙类物质和烯丙基二硫化物,这些物质都对预防癌症很有帮助。比如大蒜就是人的“健康卫士”。

发“臭”的食物

专家点评:榴莲气味强烈,说它“臭气熏天”毫不夸张。但在泰国,由于其营养价值很高,常被用来当作病人、产后妇女补养身体的补品。

“怪香”食物

专家点评:有些食物虽然以“香”字命名,但味道却很奇怪,比如香菜、香椿等。香菜中含硼量很多,这种物质能帮助身体吸收矿物质,保护骨骼,最适合进入40岁后的中老年人。

辛辣食物

专家点评:食物中的辣味一般是由辣椒素或挥发性的硫化物提供的。辣椒素具有镇痛作用,还能提高新陈代谢,起到燃脂、减肥的功效。

酸味食物

专家点评:沙果、山楂、泡菜等。它们的酸味是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带来的,这些天然的酸性物质能促进矿物质的吸收,比如铁等。

如果觉得《这样吃饭瘦身又养脑_电脑前吃午餐易肥胖》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