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减肥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减肥网 > 解读《祝福》:到底是什么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深渊?

解读《祝福》:到底是什么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深渊?

时间:2018-08-11 04:19:06

相关推荐

解读《祝福》:到底是什么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深渊?

在我们看来,祥林嫂死于希望的被剿灭!关于这一过程,鲁迅在《祝福》中作了极为充分的表现!作为普通的农村妇女,祥林嫂和其他女人一样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希望,可是天不遂人愿,丈夫很匆忙地撒手人寰。于是,祥林嫂的希望只能按照社会的惯例,降格为“从一而终,为夫守节”。她设法逃离婆家,到鲁镇打工;被捉,又以死抗婚,归根到底都是对这一微博希望的持守。

与贺老六生子,逐渐步入生活的常轨,说明她又滋生了做一个普通女人的希望:就像芸芸众生一样安安生生地过日子!可是,上天再次剥夺了她的这一希望:丈夫因伤寒而死,婚姻的结晶阿毛被狼吃掉。加上大伯的收屋,驱逐,她连独自在家中生活的希望也被彻底铲除。

于是,她只能再次流浪。好在鲁四老爷家收留了她,让她有了一个存身之地。在鲁四老爷家二度打工的日子里,祥林嫂的希望更是低微、可怜———本能地一遍又一遍地描述儿子阿毛惨死的过程,其实只是渴望别人能听听就行。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只是让别人听听自己诉苦就成了“妄想”“希图”,如此卑微的要求在祥林嫂心里竟然成了巨大的希望,却依然无法得到满足,社会的荒寒,人心的冷酷的确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祥林嫂竭力想从小篮,豆,别人的孩子等不同视角暴露自己的悲惨经历,人们非但已经懒得倾听,懒得安慰,反而掉过头来施以烦厌和唾弃。于是,她的那低到尘埃里的希望只能无奈地走向了灰飞烟灭。

如果说丧夫、失子属于天灾的话,想倾诉而不得,就是人祸。努力越大,失望越大,伤痛就越深。这种写法和契诃夫的小说《苦恼》有异曲同工之处。《苦恼》叙述的是一位马车夫在儿子去世后,内心的无边的悲伤。他先是找他的乘客倾诉,但是乘客却不理他;回到旅店,也没有人听他诉苦。无奈之下,他最后只有在寒冷的冬天对着他那匹瘦弱的马倾诉。以卑微希望的破灭折射心灵结冰的社会的可怖、可恶,这种皮里阳秋的写法,更具控诉的力量!

鲁迅通过这个细节,实际上已经将祥林嫂的物性处境很尖锐地揭示出来了。在鲁镇,祥林嫂充其量只是一个别样的玩物而已,她的悲剧性经历没有引起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同情,只不过是人们鉴赏、咀嚼以达到获得心理优越感的一种材料罢了。

从鲁四老爷的皱眉,还有“谬种”之说,我们还知道:祥林嫂是属于不洁之物,甚至是不祥之物的范畴的,像骡马一样做点体力活可以,涉及年终祭祀之类的大事情,神圣事情,这样的人是不能让她染指的。如果将之视为作者的互文手法,那么鲁镇的其他人其实也是持这种想法的。

这样,祥林嫂就无可避免地成为鲁镇中的一个异类,一个结构之外的人物,一如阿Q之于未庄,疯子之于吉光屯,魏连殳之于寒石山,只能是被观赏,被取笑,被打击,最终被歼灭。无论你是斗士代表,还是庸众一员,都难逃此厄。于是,环境成了异化人性,虐杀精神的象征物。

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中国人的素质》一书里这样写到:“中国人对别人的痛苦所表现出来的冷漠,任何文明国家都无法望其项背。”鲁迅对此当然感受更深,他自己就明确说过:“中国的社会,实际太缺乏相爱相助的心思。”

《祝福》通过对祥林嫂物性处境的细致刻画,实际上也是在传递这种体验,只不过采取了更为含蓄的表现手法罢了。在《祝福》完成的同一时期,徐志摩也描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暴力侵凌着人道,黑暗践踏着光明。”完全是一个没有宗教、没有爱的世界。可见,无爱的人间是一种普遍性的体认。

因此,祥林嫂形象的出现,更能一下子接通这种共感,完成对自私冷酷,哀苦无告社会的有力鞭挞,而像蝼蚁一样苦苦挣扎,却势单力薄,最终走向死灭的祥林嫂形象才更能发人深省,令人扼腕。但就在这样阴郁、无爱的环境中,祥林嫂作为一个正常女人的生之希望依然还存在,尽管已经日薄黄昏,气息奄奄!她生之希望被凌迟的最后几刀,可以说来自柳妈嘴里的那个“死后被分尸”虚妄传说!四婶见祥林嫂要拿祭祖用的酒杯和筷子时,慌了神的一声大喊:“你放着罢,祥林嫂!”还有“我”为了“不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而借坡下驴说出的话“也许有吧”,“论理,就该也有”。

这一过程,在小说中同样有极为清晰的呈现。听了柳妈的话,祥林嫂“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本以为用两年左右辛辛苦苦赚来的工钱买了门槛,捐到寺庙当作自己的替身,可以万事大吉,没想到死神的那句看似关怀,实际上却是朝心窝上捅刀子的一句话,使她一下子跌进了失望的万丈深渊。

关于这,小说也有极为详尽的描写———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连解雇的威胁都感应不到,失望何其深!心何其痛!痛到沦陷死后被分身的恐惧中,不知抽身返归现实生活的地步,说明已经恐惧、失望得近乎麻木了。但还没有彻底崩溃。真正崩溃的是等到“我”的亲口回答之后。

因为在祥林嫂眼中,我“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所以最权威,最可信,但是阴差阳错,“我”误判祥林嫂的心理,本想帮她,却最终完成了剿灭祥林嫂生之希望的最后一刀。因此,祥林嫂的死就成了必然!柳妈出于取乐,四婶出于自私,“我”出于善意,却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祥林嫂生命希望的最后屠戮,且以一种极为自然,极为家常的方式,很轻松地完成。这恰恰是看似闲淡的笔墨,却让人心灵无比惊悚的主要原因,因为其间隐藏了鲁迅极为悲愤和痛苦的人生体察。

但丁在《神曲》中对地狱之门上的铭文有这样的描写:“你们走进这里来的,把一切希望都捐弃了吧!”这其实暗喻了一个无比深刻的人生哲理:对一个人最残酷的惩罚,不是凌辱他的肉体,毁灭他的生命,而是剥夺他的希望。鲁迅通过祥林嫂这一形象的塑造,恰好传递了这种人生通感!“我”之所以“愧疚”“不安”,有“不详的预感”,也正是由于朦朦胧胧地意识到自己也参与了对祥林嫂希望的围歼———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待证实祥林嫂的死讯后,他的心更为沉重了。

爆竹的钝响,天空的昏沉,实际上正是他沉重心情的投射。为什么所有的鲁镇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独独“我”意识到了?这在文中其实已有伏笔交代,说“百无聊赖的祥林嫂”,是“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可是“我”不同,因为我将祥林嫂视作了“人”,甚至是“灵魂的审判者”。这种忏悔和反思,混合着“我”对现实和自我的绝望,与祥林嫂的绝望人生恰好形成了小说的复调,非常有力地展现了生命希望泯灭的悲哀与凄凉。

沿着这样的思路去思考,祥林嫂没被鲁迅刻画成和阎王对峙的真正烈女,也没被刻画成圆滑、世俗,精于算计的女性(不让我帮忙,我就趁机歇着,养养神也好嘛),或者很冷静,很有头脑的女性(柳妈的话靠谱吗?既然靠谱了,我又何必介意女主人的看法呢?再说,那个见识多的知识分子也对阴间的有无拿不准,我何必自寻烦恼呢),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说到底,祥林嫂尽管有时很清醒,又很有尊严,比如她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但从本质上说,她其实是个一直生活在别人思想、言说中的人。比如说,起先深信柳妈的“死后被锯”说,信到什么程度?连失子之痛都消失了,或者说被柳妈的可怖描述覆盖了。

但是,当她捐了门槛作为自己的替身,以为可以近神、祭祖,却被四婶断然阻止时,她再次跌入恐怖的深渊。这说明,相对于柳妈,四婶的想法更为可信。但是见到“我”的踪影,垂垂朽矣的她毫不犹豫地迎了过来,眼睛竟然是“瞪着”的,这说明“我”才是她心中可怖谜团的终结裁定者,只因“我”是“出门人”“见识多”。信来信去,唯独没有信自己。

祥林嫂因迷信他人的虚妄之说,自沉于虚拟的终极审判之中,无法从新的角度来看待当下的生活和渺茫的未来,所以只能过着陈旧的、恐怖的生活。这样,走向死亡便成了必然。这就是祥林嫂!一个愚拙而善良,内向而烈性,强韧而脆弱,痴情而清醒,清醒而混沌,混沌而简单,简单而复杂的普通女性!

鲁迅着意将她这种心理深层的意识挑破,显然有一种无比痛苦地发现:这是一个小如微尘,贱如奴隶的平凡生命的悲剧,一个微博、寻常的希望被践踏,被蚕食,被凌迟的悲剧!可是当事人自己,也参与了自我生命希望的屠戮!因为没有将罪全部推在封建礼教观念,或者说儒释道文化上,使它们成为一种单一化的吃人象征物,所以希望死灭的过程就更加充满了悲剧性!

如果觉得《解读《祝福》:到底是什么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深渊?》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