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减肥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减肥网 > 无手语翻译的“有声”课堂:广州首个听障写作训练营开班!

无手语翻译的“有声”课堂:广州首个听障写作训练营开班!

时间:2018-05-18 20:28:25

相关推荐

无手语翻译的“有声”课堂:广州首个听障写作训练营开班!

手语被称为“听障人的母语”,为听障人之间的交流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手语并不是听障人与外界唯一的沟通方式,比如当听障人在与健听人交流的时候,会用文字来沟通。但由于听障人自身听说缺失,习惯以视觉为导向,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加上手语语法主谓宾的语序与书面汉语不同,往往导致彼此交流起来不太顺畅。这也是手语族听障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难以与外界有效沟通,造成了就业困难、生活难以独立解决问题的重要原因。

8月28日下午,第八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我手写我心”听障写作训练营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融·爱空间开班。据悉,该听障写作训练营由广州市番禺区音书无障碍沟通研究中心推出,这也是广州第一次开办此类的训练营。目前,该项目由广州市民政局资助,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中共广州市社会组织委员会主办,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广州市聋人协会指导,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市番禺区音书无障碍沟通研究中心承办。

本次写作营共10期课程,邀请到阮海容、丘丽萍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师,采取“线下+线上”模式,方便全国听障群体都可以有机会学习。课堂引入AI语音技术,全程提供无障碍字幕翻译,听障学员可以通过看实时翻译的文字,接收全面的上课信息。这也是广州第一次打破传统教学,在没有随堂手语翻译的为听障人授课。广州日报记者了解到,该AI语音技术是由音书无障碍沟通研究中心提供,记者在现场看到,语音实时翻译的速率非常高,师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小纸条等实现即时互动。

此外,除现场的50多位听障学生之外,还包括来自于内蒙古、河北、武汉等地的听障人士可以通过线上同步的课程来进行学习。

丘丽萍老师

为什么要通过看字而不是手语来授课?

主办方解释,听障人士的“手语”逻辑是类似于英语的主谓宾结构,而汉语写作的逻辑则是另一种主谓宾结构。为了让听障人能理解汉语的语言逻辑顺序,于是特意让他们看字,看老师怎么解释。写作营根据听障人不同的书面水平,设计不同课程,因材施教。“小荷班”学员的书写基础较弱,以手语使用者为主,内容是教主谓宾、“的、得、地”用法等这些句子最基础的组成要素;“飞鸿班”学员有一定的书写基础,但只能写出流水文,则主要教他们如何精简,提炼,写文写法的逻辑构成、修辞手法等。广州日报记者在课堂现场看到,两位老师热情、耐心的教学,营造出诙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而学员们第一次接受这种形式的写作学习,都是带着充满好奇而兴奋的心情,认真地看、写,踊跃参与到现场的互动。

丘丽萍老师让学生们写下:“写作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项目负责人文伟莉介绍到:“开办写作营,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听障朋友,在听不清、听不懂,又不方便使用语音转文字软件时,能够拥有多一条无障碍沟通的途径,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据记者了解,听障人士在日常的就业、工作、求医等场合都会需要运用文字写作,而学会写作,不仅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帮助,同时也能丰富听障人的工作技能。而除了课内授课之外,据丘丽萍老师介绍,她还会带学生外出采风,通过亲近大自然来帮助学生学会系统的写作表达。

此次活动展现了在科技的帮助下,听障人的学习多了一种更便捷的人性化方式,也希望更多的听障人能够走出来,学习书面汉语和表达,更好地融入社会!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程依伦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程依伦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程依伦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蔡凌跃

如果觉得《无手语翻译的“有声”课堂:广州首个听障写作训练营开班!》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