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减肥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减肥网 > 玉米面饼的4种不同做法_玉米面饼怎么做好吃

玉米面饼的4种不同做法_玉米面饼怎么做好吃

时间:2022-05-13 00:14:32

相关推荐

玉米面饼的4种不同做法_玉米面饼怎么做好吃

玉米粉是玉米的一种加工食品,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它最大程度上保留了玉米的天然营养成分。平时生活中你会做玉米面饼吗?接下来,小编跟你分享玉米面饼的4种不同做法。

玉米面饼的4种不同做法

玉米面饼的做法【1】

材料

发面团适量,中筋白面0.8杯,麦片0.2片,细玉米面1大匙,干酵母粉2大匙,发粉1大匙,白糖1大匙,温水0.3杯

做法

1.先将酵母粉溶于温水,放5分钟

2.面粉和麦片,白糖,发粉混合,淋入酵母粉水,揉成面团

3.发1小时,见面已发起来,再度揉匀,发1小时注:揉面的时候把面往外抻,再揉回来

4.把发好的面分3份面团,把面团擀成厚圆片,抹一点油,包入1/3葱末和玉米茸,撒少许盐,饼擀平(1厘米厚)

5.平底锅加一勺油,油热后(起波纹,但还没有油烟),放饼,中火两面煎黄

6.锅里点水,加盖煎两分钟

玉米面饼的做法【2】

材料

500克面粉 300克玉米粉 盐适量 油适量

做法

1、面粉和玉米粉混和在一起。

2、倒入适量的食用油。

3、盛具里放入一些盐,然后倒入热水,变成盐水,再加一些冷水,调成温水。

4、用温盐水和面,一边倒水,一边搅拌面粉,直至成面团。

5、面团和好后,可以倒扣在盆里,或者用东西盖上盆子,隔绝空气(目的是不然表皮变干)饧30分钟(醒30分钟)

6、面团放在平滑的玻璃桌面,或者平台上,不建议放在面板上。因为擀面团时,要抹少量油(玉米面,弹性差,容易黏到面板上,不容易擀成饼)

7、反复揉面团,然后多摔打几次。

8、用手把面团揪成大小相等的面团。

9、用小碗装少量油,放置一边。

10、用手粘点油在面团上,然后用擀面杖把面团擀成薄饼。

11、平底锅烧热,(用中小火)把面饼放入锅里,盖上锅盖。

12、等饼鼓起来,就翻面,等另一面也变色了,就烙好了,大概3,4分钟就可以烙好一张饼。

玉米面饼的做法【3】

材料

面粉 ,包菜,鸡蛋 ,肉糜

做法

步骤1:包菜洗净切碎,加入适量的盐拌匀腌制10分钟后挤去包菜内多余的水分。

步骤2:鸡蛋加少许盐打散成蛋液,热锅放油,倒入鸡蛋液,滑散小蛋花盛起待用;肉糜加少许姜末,料酒,盐,酱油翻炒几下盛起待用。

步骤3:将炒好的肉糜、鸡蛋花、姜蒜末、葱花一起放入腌制好的包菜中,再加入适量的芝麻油拌匀待用。

步骤4:将面粉放入大盆内,加入40度左右的温一边加一边用筷子搅拌均匀,让面粉均匀的受热(和面时水要慢慢地分次加入,以便更好地掌握用水量)。再用双手将面粉揉和成团,反复搓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静置20分钟。

步骤5:将静置过的面团放在撒了面粉的案板上搓成长条状,用双手拽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比做饺子的略大)。

步骤6:取适量的馅料放入面皮中,用虎口慢慢地将其合拢后收口,再将收口朝下按扁成小圆饼,包菜鸡蛋饼生坯就做好了。

步骤7:平底锅内放少许油,小火烧至六成热时放入圆饼生坯(如果的厨房里像我一样缺少平底锅的话,也可以用一般的炒锅代替,但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圆饼生坯就行了)。下入圆饼生坯后,用小火将其煎黄一面后翻面,最后煎至两面金黄中间熟透后即可。

步骤8:煎的时候一定要用小火,否则容易造成表面烧焦而中间未熟透的现象;我这次做的量有点多,煎了十二块饼哦,你们则可将每种材料的用量酌量减少。另外这次我用的是比较粗纤维的玉米面粉,你们也可以换成普通的白面粉。

玉米面饼的做法【4】

材料

主料:玉米面(白)400克,

辅料:黄豆粉200克,

调料:发酵粉1克,花生油60克

做法

1.将玉米面、黄豆粉倒入盆内,用温水和匀,放入发酵粉搅匀,盖上布,饧约1小时。

2.净高压锅内壁锅底抹上花生油,烧热后,把饧好的玉米面团分成小块,每一份在两手中间揉成圆形,平放在锅底用手按干,制成饼子形,锅内摆满制好的饼子后,盖上锅盖,加上高压阀,2至3分钟后,打开锅,在饼空隙处小心地倒些沸水,水至饼子的一半即可,盖上盖,加上阀,几分钟后,听不到锅内的响声即取下阀,改用小火,待水汽放完后,即可铲出。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玉米怎么吃最营养

玉米怎么吃最营养

一、烤玉米:最不推荐

明火温度过高,会破坏玉米的营养,同时,还可能生成一些致癌物质,尤其是路边卖的烤玉米,烤的时间一般都特别长,就更不健康了。

专家建议:烤玉米确实好吃,实在是贪这一口的人,建议改吃烤箱制作的玉米,因为烤箱温度、时间可自行设定,一般设置在100℃左右比较利于营养成分保存。

推荐做法:微波炉版奶香烤玉米

材料:玉米、蜂蜜、牛奶、黄油。

做法:将玉米去皮,放入耐高温容器中,加入清水没过玉米,以高火8分钟后捞出,沥干水份。用纸巾擦去玉米上多余的水份,将蜂蜜和清水调匀,成为蜂蜜水,均匀的刷在玉米上,稍风干一下,再将牛奶均匀的刷在玉米上,2分钟后,把融化的黄油均匀的刷在玉米上。将玉米放在烤盘上,送入微波炉,双动力烤20分钟,出炉前5分钟,将玉米取出,周身再刷一遍蜂蜜水,继续烤5分钟即可。

二、煮玉米:一般做法

尽管烹调使玉米损失了部分维生素c,却获得了更有营养价值的抗氧化剂。不论油炸还是水煮,玉米都会释放出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烹饪过的玉米还释放一种酚类化合物赖氨酸,对癌症等疾病具有一定疗效。高温烹调后,玉米抗氧自由基的活性升高了,而氧自由基会引起机体氧化损伤,增加患病的风险。

专家建议:不少人在煮玉米的时候,喜欢把玉米须、玉米叶弄得干干净净,其实很可惜。玉米须能利胆、利尿、降血糖,玉米梗芯还能止汗。煮过玉米的水则具有防感染的功效。啃玉米时把白色的胚芽部分吃干净最好。玉米胚芽可是玉米的精华,它对保护心脑血管,抗老化都非常好。

推荐做法:水煮玉米

材料:玉米适量。

做法:将玉米最外侧的厚皮剥掉,留最内层的2层薄皮,去除玉米须子后洗净。把玉米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没过玉米的表面,大火煮开后,加入盐,盖上盖子煮8分钟。甜玉米和粘玉米的成熟时间不同,如果同一锅煮的话,煮8分钟后,先将甜玉米夹出,再继续煮2分钟黏玉米。煮好的玉米最好马上夹出沥干水分,不要长时间浸泡在煮玉米的水中,否则玉米的味道就不浓郁了。

三、蒸玉米:比煮玉米好

与蒸玉米相比,煮玉米置于水中,难免流失一部分营养,比如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专家建议:如果您一天中蔬菜水果吃得很多了,水溶性维生素摄取量够了,就大可不必非得改变自己的吃法了。但无论是蒸还是煮,从营养的角度讲,都不建议煮太长。除非您肠胃不好,需要煮久一点,以帮助吸收。

推荐做法:蒸玉米

材料:玉米、盐适量。

做法:把甜玉米棒上的胡须摘掉,清洗一下表面就行,因为里面的玉米有外衣包着,是很干净的,甜玉米先用水泡1-2小时。电饭锅中加适量的水,然后将玉米棒码在蒸屉里蒸玉米,玉米棒表面放些许盐,至于为什么要放盐,是为了使玉米所蕴含的香甜在蒸煮过程中迸发出来。水开后蒸15-20分钟,隔水蒸出来的玉米,一点儿营养都不损失。

四、玉米煲汤:营养更全面

很多人忽略了玉米煲汤的吃法。其实,把玉米放到排骨汤或者鸡汤里煮着吃,不仅自身营养不会丢,还能中和肉的油腻感。

专家建议:其实,吃可以很灵活,没有最推荐,只有最适合。只要在食品安全、营养均衡的框架内,想怎么吃都可以,不必苛求。

推荐做法:玉米山药排骨汤

材料:小排骨,水果玉米,胡萝卜,山药,盐,姜片。

做法:小排骨洗净,飞水;锅中放多量水,小排骨,姜片,烧开后转小火;焖煮45分钟后,加入胡萝卜,玉米续煮10分钟;加入山药,继续焖煮5分钟;出锅前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五、玉米粥:糖尿病人慎选

玉米粥除了部分维生素有所损失,其他营养成分并无太大差别。

专家建议:把玉米做成粥时,升糖指数比其他吃法要高,糖尿病人最好慎选。糖友家庭,如果有剩下的玉米面,最好做成玉米窝头或者玉米面饼。

推荐做法:金沙玉米粥

材料:玉米粒80克,糯米、红砂糖各40克。

做法:将玉米和糯米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然后将泡好的玉米和糯米入锅加清水煮粥,煮熟后加入红砂糖再煮5分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晚饭时食用。

怎么让玉米的营养最大化

1、吃掉玉米胚

吃完玉米粒之后,你是不是常常把玉米胚给扔掉呢?这样很浪费哦。其实玉米胚才是玉米中最最精华的部分呢。玉米的营养大多集中在这里,比如丰富的维生素E、大量的锌、很多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及少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很多人吃玉米就是冲着它丰富的膳食纤维,其实光吃掉玉米浮头,膳食纤维量根本不够。所以推荐大家最好连着玉米胚一块慢慢嚼掉。

2、不要忽视玉米须

玉米须单独吃可能真的比较难以下咽。有个好方法,就是在蒸煮玉米的时候,连着须一块儿下锅。因为玉米须有很好的降压和利尿作用,丢掉太可惜了。有些玉米须子是红色的,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抗皮肤衰老。另外,煮完玉米的水中含有大量的钾,喝一点也有好处哦。

3、玉米+豆子,营养好吸收

如果嫌玉米吃起来过硬的话,可以加一些大豆粉。因为玉米缺乏赖氨酸,如果跟豆粉互补的话,就可以平衡蛋白质营养。营养专家建议,黄豆粉的用量最好控制在20%以内,再加点小米粉或是土豆泥,可以使得玉米更加松软。

4、玉米窝窝头的美味吃法

通常窝窝头的口感不是很好,粗粗的。你可以试着加一些牛奶在玉米粉中,再加上一点鸡蛋,因为蛋黄中的软磷脂有乳化作用,能改善窝窝头的口感,如果再放几颗小枣、葡萄干之类的,这样的玉米窝窝头真是香糯可口,再好吃不过了。

如果觉得《玉米面饼的4种不同做法_玉米面饼怎么做好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