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减肥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减肥网 > 杨家老谱*李亦畲《老三本》*太极名词37个

杨家老谱*李亦畲《老三本》*太极名词37个

时间:2019-01-08 20:09:18

相关推荐

杨家老谱*李亦畲《老三本》*太极名词37个

杨家老谱*李亦畲《老三本》*太极名词37个hss

-01-28

目录

D1杨家秘传抄本太极拳老谱hss p1

D2李亦畲《太极拳谱》(老三本)hss P28

D3 太极拳的37个主要名词解释hss P48

D1杨家秘传抄本太极拳老谱hss p1

-01-28

序言hss:《杨家秘传抄本太极拳老谱》和其他门派的秘诀老谱一样,是先辈大师用生命的体悟总结,也是杨家代代沿袭传承的练拳密钥。杨澄甫宗师曾经说:“太极拳只有一派,无二法门,不可自炫聪明妄加增损。唯恐私心妄改,以误传误,易失体用之真传,以至埋没昔贤之本意。”还说:“学者若费一日之功力,既得一日之成效,日积月累水到渠成。”因此,傅钟文老师说:“我的拳与杨老师相比差远啦” 傅大师这句话也是他磊落胸襟的展现。纵观杨式太极拳从开宗创派直到代代沿袭传承可见:自杨露禅的小架子到杨建侯的中架子,再到杨澄甫定型的大架子,虽三易拳架姿势但其37个核心架式没有改变;其“柔走劲,刚落点”追求整体一式的盘架子技术风格没变;杨班侯宗师:“修得千斤力,只用四两功”的太极拳体用技击真传修炼没变(拳谚亦云:“四两在前,千斤在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杨振铎宗师创新出了杨氏太极拳20字诀;随后振铎系第五代掌门杨军大师又创新出杨氏太极拳“明理 知体 达用”的技术训练教学模式;张维永老师的行拳盘架也在时刻践行着“静 正 松 舒 慢 圆 稳”的7字行拳要诀。与此同时,杨家老谱也在代代传承过程之中出现了较多的讹误版本。那么,我们今天在练习杨氏太极拳的时候,对杨家老谱应该持什么态度呢?我觉得应该倍加珍惜,深入研究,通透明理,并且依此指导练拳。然后,心知体悟,用千遍千遍又千遍的练拳过程来助力我们对拳谱拳架技击术的全面理解;并且籍此杨家秘传老谱顺利登上“明理知体 达用”的杨氏太极拳的光明顶!因水平有限,本谱勘校只做抛砖引玉,谨供习拳者观摩把玩。杨家老谱正文如下:

1、八门五步

掤南,捋西,挤东,按北,采西北,挒东南,肘东北,靠西南——方位。

坎,离,兑,震,巽,乾,坤,艮——八门。

方位八门,乃为阴阳颠倒之理,周而复始,随其所行也。总之,四正四隅不可不知矣!

夫掤、捋、挤、按,是四正之手,采、挒、肘、靠,是四隅之手。合隅正之手,得门位之卦。以身分步,五行在意,支撑八面。

五行者,进步火,退步水,左顾木,右盼金,定之方中土也。

夫进退为水火之步,顾盼为金木之步,以中土为枢机之轴。怀藏八卦、足踏五行,手步八五,其数十三,出於自然,十三势也。名之曰:“八门五步”。

2、八门五步用功法

八卦五行,是人生成固有之根,必先明“知觉运动”四字之本由。知觉运动得之後,而後方能懂劲。由懂劲后,自能阶及神明矣!然用功之初,要知知觉运动,虽固有之良,亦甚难得之於我也。

3、固有分明法

盖人降生之初,目能视,耳能听,鼻能闻,口能食。颜色、声音、香臭五味,皆天然知觉固有之根;其手舞足蹈於四肢之能,皆天然运动之根。思及此,是人孰无?

因人性近习远,失迷固有。要想还我固有,非乃武无以寻运动之根由,非乃文无以得知觉之本原,是乃运动而知觉也。

夫运而知,动而觉;不运不觉,不动不知。运极则为动,觉盛则为知。动知者易,运觉者难。先求自已知觉运动得之於身,自能知人;要先求知人,恐失於自己。不可不知此理也,夫而後懂劲然也。

4、粘黏连随

粘者,提上拔高之谓也。黏者,留恋缱绻之谓也。

连者,舍己无离之谓也。随者,彼走此应之谓也。

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粘黏连随不可,斯粘黏连随之功夫,亦甚细矣!

5、顶匾丢抗

顶者,出头之谓也。匾者,不及之谓也。

丢者,离开之谓也。抗者,太过之谓也。

要知於此四字之病,不但粘黏连随之功断,且不明知觉运动也。初学对手,不可不知也,更不可不去此病。所难者粘黏连随,而不许顶匾丢抗,是所不易矣!

6、对待无病

顶、匾、丢、抗,失於对待也;所以为之病者,既失粘黏连随,何以获知觉运动?既不知己,焉能知人?

所谓对待者,不以顶匾丢抗相对於人也,要以粘黏连随等待於人也。能如是,不但对待无病,知觉运动亦自然得矣,可以进於懂劲之功矣!

7、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橦)

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掤捋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

身形腰顶皆可以,粘黏连随意气均。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

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并乃文。

8、身形腰顶

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工夫。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

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

9、太极圈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後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

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催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

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10、太极进退不已功

掤进捋退自然理,阴阳水火相既济。先知四手得来真,采挒肘靠方可许。

四隅从此演出来,十三势架永无已。所以因之名长拳,任君开展与收敛,千万不可离太极。

11、太极上下名天地

四手上下分天地,采挒肘靠由有去。采天靠地相应求,何患上下不既济。

若使挒肘习远离,迷了乾坤遗叹惜。此说亦明天地盘,进用肘挒归人字。

12、太极人盘八字歌

八卦正隅八字歌,十三之数不几何。几何若是无平准,丢了腰顶气叹哦。

不断要言只两字,君臣骨肉细琢磨。功夫内外均不断,对待数儿岂错他。

对待於人出自然,由此往复於地天。但求舍己无深病,上下进退永连绵。

13、太极体用解

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气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诚也。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须臾之间。

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其气意之流行,精神自隐微乎理矣。夫而后言乃武、乃文,乃圣、乃神,则得矣。若特以武事论之於心身,用之於劲力,仍归於道之本也,故不得独以末技云尔。

劲由于筋,力由于骨,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能执数百斤,是骨节、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如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是精气之内壮也。虽然若是,功成後犹有妙出於硬力者,修身、体育之道有然也。

14、太极文武解

文者,体也;武者,用也。文功在武用於精气神也,为之体育;武功得文体於心身也,为之武事。

夫文武尤有火候之谓,在放卷得其时中,体育之本也。文武使於对待之际,在蓄发当其可者,武事之根也。故云:武事文为,柔软体操也,精气神之筋劲;武事武用,刚硬武事也,心身之骨力也。

文无武之预备,为之有体无用;武无文之侣伴,为之有用无体。如独木难支,孤掌不响。不惟体育武事之功,事事诸如此理也。

文者,内理也;武者,外数也。有外数无文理,必为血气之勇,失於本来面目,欺敌必败尔!有文理无外数,徒思安静之学,未知用於采战,差微则亡耳。自用於人,文武二字之解,岂可不解哉。

15、太极懂劲解

自己懂劲,阶及神明,为之文成,而后采战。身中之阴,七十有二,无时不然。阳得其阴,水火既济,乾坤交泰,性命葆真矣。

於人懂劲,视听之际,遇而变化,自得曲诚之妙形。着明於不劳,运动知觉也。功至此,可为攸往咸宜,无须有心之运用耳。

16、八五十三势长拳解

自己用功,一势一式,用成之後,合之为长;滔滔不断,周而复始,所以名“长拳”也。万不得有一定之架子,恐日久入於滑拳也,又恐入於硬拳也,决不可失其绵软。周身往复,精神意气之本,用久自然贯通,无往不至,何坚不摧也!

於人对待,四手当先,亦自八门五步而来。跕四手,四手碾磨,进退四手,中四手,上下四手,三才四手。由下乘长拳四手起,大开大展,练至紧凑,屈伸自由之功,则升至中、上成矣。

17、太极阴阳颠倒解

阳:乾、天、日、火、离、放、出、发、对、开、臣、肉、用、气、身、武、立命、方、呼、上、进、隅。

阴:坤、地、月、水、坎、卷、入、蓄、待、合、君、骨、体、理、心、文、尽性、圆、吸、下、退、正。

盖颠倒之理,“水、火”二字详之,则可明。如火炎上,水润下者,水能使火在下而用水在上,则为颠倒。然非有法治之,则不得矣。

譬如水入鼎内,而置火之上,鼎中之水,得火以燃之,不但水不能下润,藉火气,水必有温时。火虽炎上,得鼎以隔之,是为有极之地,不使炎上,炎火无止息,亦不使润下之水永渗漏。此所谓水火既济之理也,颠倒之理也。

若使任其火炎上水润下,必至水火必分为二,则为火水未济也。故云:分而为二,合之为一之理也。故云:一而二,二而一,总斯理为三,天、地、人也。

明此阴阳颠倒之理,则可与言道;知道不可须臾离,则可与言人;能以人弘道,知道不远人,则可与言天地同体。上天,下地,人在其中矣!

苟能参天察地,与日月合其明,与五岳四渎华朽,与四时之错行,与草木并枯荣,明鬼神之吉凶,知人事兴衰,则可言乾坤为一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也。

夫如人之身心,致知格物於天地之知能,则可言人之良知良能,若思不失固有其功用,浩然正气,直养无害,攸久无疆矣!

所谓人身生成一小天地者,天也,性也;地也,命也;人也,虚灵也,神也。若不明之者,乌能配天地为三乎?然非尽性立命,穷神达化之功,胡为乎来哉。

18、人身太极解

人之周身,心为一身之主宰。主宰,“太极”也。二目为日月,即“两仪”也。头像天,足像地,人中之人及中脘,合之为“三才”也。四肢“四象”也。

肾水,心火,肝木,肺金,脾土,皆属阴;膀胱水,小肠火,胆木,大肠金,胃土,皆阳矣,兹为内也。

颅丁火,地阁、承浆水,左耳金,右耳木,两命门土,兹为外也。

神出於心,目眼为心之苗。精出於肾,脑肾为精之本。气出於肺,胆气为肺之原。视思明,心动神流也。听思聪,脑动肾滑也。

鼻之息香臭,口之呼吸出入。水咸,木酸,土辣,火苦,金甜及言语声音。木亮,火焦,金润,土塕,水漂,鼻息、口吸呼之味,皆气之往来肺之门户。肝胆巽震之风雷,发之声音,出入五味,此言口目鼻舌神意,使之六合,以破六欲也,此内也。手足肩膝肘胯,亦使之六合,以正六道也,此外也。

眼、耳、鼻、口、大小便、肚脐,外七窍也。喜、怒、忧、思、悲、恐、惊,内七情也。七情皆以心为主,喜心、怒肝、忧脾、悲肺、恐肾、惊胆、思小肠、怕膀胱、愁胃、虑大肠,此内也。

夫 离:南正、午、火、心经;坎:北正、子、水、肾经;

震:东正、卯、木、肝经;兑:西正、酉、金、肺经;

乾:西北隅、金、大肠化水;坤:西南隅、土、脾化土;

巽:东南隅、胆、木化土;艮:东北隅、胃、土化火;此内八卦也。

外八卦者,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上九下一,左三右七也。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此九宫也。内九宫亦如此。

表里者,甲 胆,化土,通脾;乙 肝,左肋,化金,通肺;

丁 心,化木,中胆,通肝;丙小肠,化水,通肾;巳 脾,化土,通胃;

戊 胃,化火,通心,後背前胸,山泽通气;辛肺,右肋,化水,通肾;

庚 大肠,化金,通肺;癸 肾,下部,化火,通心;壬膀胱,化木,通肝;此十天干之内外也。十二地支亦如此之内外也,明斯理,则可与言修身之道矣。

19、太极分文武三成解

盖言道者,非自修身无由得成也。然又分为三乘之修法。乘者,成也,上乘即大成也,下乘即小成也,中乘即诚之者成也。

法分三修,成功一也。文修於内,武修於外。体育内也,武事外也。其修法内外表里成功集大成,即上乘也。由体育之文而得武事之武,或由武事之武而得体育之文,即中乘也。然独知体育之文不知武事而成者,或专武事不为体育而成者,即小成也。

20、太极下乘武事解

太极之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而求柔软之於外,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

所难者,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以柔软而应坚刚,使坚刚尽化无有矣。

其功何以得乎,要非粘黏连随已成,自得运动知觉,方为懂劲,而後神而明之,化境极矣。

夫四两拨千斤之妙,功不及化境,将何以能?是所谓懂粘运(粘黏连随?),得其视听轻灵之巧耳。

21、太极正功解

太极者,圆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圆也。

太极者,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

圆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圆之往来也。

方为开展,圆为紧凑,方圆规矩之至,其孰能出此以外哉。

如此得心应手,仰高钻坚,神乎其神,见隐显微,明而且明,生生不已,欲罢不能矣!

22、太极轻重浮沉解

双重为病,干(失?)於填寔(实?),与沉不同也;

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一也。

双浮为病,祗如漂渺,与轻不例也;

双轻不为病,天然轻灵,与浮不等也。

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为病。

半者,半有着落也,所以不为病;

偏者,偏无着落也,所以为病。

偏无着落,必失方圆;

半有著落,岂出方圆?

半浮半沉为病,失於不及也;

偏浮偏沉,失於太过也。

半重偏重,滞而不正也;

半轻偏轻,灵而不圆也。

半沉偏沉,虚而不正也;

半浮偏浮,茫而不圆也。

夫双轻不近於浮,则为轻灵;

双沉不近於重,则为离虚,故曰“上手”。

轻重半有着落,则为“平手”,

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

盖内之虚灵不昧,能致於外气之清明,流行乎肢体也。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徒劳掘井不及泉之叹耳!

然有方圆四正之手,表里精粗无不到,则已极大成,又何云“四隅出方圆”矣。所谓方而圆,圆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

23、太极四隅解

四正,即四方也,所谓掤、捋、挤、按也。初不知方能使(始?)圆,方圆复始之理无已,焉能出隅之手矣!缘人外之肢体,内之神气,弗得轻灵方圆四正之功,始出轻重浮沉之病,则有隅矣!

譬如:半重偏重,滞而不正,自然为采挒肘靠之隅手。或双重填实,亦出隅手也。病多之手,不得已以隅手扶之,而归圆中方正之手;虽然至底者,肘靠亦及此以补,其所以云尔。

夫日后功夫能致上乘者,亦须获采挒而仍归大中至正矣!是四隅之所用者,因失体而补缺云云。

24、太极平准腰顶解

顶如凖,故云“顶头悬”也。两手即平左右之盘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平凖”,所谓轻重浮沉,分厘毫丝则偏,显然矣!

有准顶头悬,腰之根下株。(尾闾至囟门也)

上下一条线,全凭两平(手?)转。变换取分亳,尺寸自己辨。

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

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对待有往来,是早或是晚。

合则放发去,不必凌霄箭。涵养有多少,一气哈而远。

口授须秘传,开门见中天。

25、太极四时五气解图

(吴鉴泉家藏本中图)

26、太极血气根本解

血为营,气为卫。血流行於肉、膜、络,气流行於骨、筋、脉。

筋、甲为骨之馀,发、毛为血之馀。血旺则发毛盛,气足则筋甲壮。

故血气之勇力,出於骨、皮、毛之外壮。气血之体用,出于肉、筋、甲之内壮。气以血之盈虚,血以气之消长。消长盈虚,周而复始,终身用之不能尽者矣。

27、太极力气解

气走於膜、络、筋、脉,力出於血、肉、皮、骨。

故有力者皆外壮於皮骨,形也;

有气者是内壮於筋脉,象也。

气血功於内壮,血气功於外壮。

要之,明於“气血”二字之功能,自知力气之由来矣!知气力之所以然,自能知用力、行气之分别。行气於筋脉,用力於皮骨,大不相侔也。

28、太极尺寸分毫解

功夫先炼开展,後炼紧凑。开展成而得之,才讲紧凑;紧凑得成,才讲尺、寸、分、亳。

由尺住之功成,而後能寸住、分住、毫住。此所谓尺寸分毫之理也,明矣!

然尺必十寸,寸必十分,分必十毫,其数在焉!

故云,对待者,数也。知其数,则能得尺寸分毫也。要知其数,非秘授,而能量之者哉。(分毫内既有点穴功也。?)

29、太极膜脉筋穴解

节膜、拿脉、抓筋、闭穴,此四功由尺、寸、分、毫得之后而求之。

膜若节之,血不周流。脉若拿之,气难行走。筋若抓之,身无主地。穴若闭之,神昏气暗。

抓膜节之半死,申(单?)脉拿之似亡,单筋抓之劲断,死穴闭之无生。

总之,气血精神若无,身何有主也?如能节、拿、抓、闭之功,非得点传不可。

30、太极字字解

挫、揉、捶、打,於己、於人,按、摩、推、拿,於己、於人,

开、合、升、降,於己、於人,此十二字,皆用手也。

屈、伸、动、静,於己、於人,起、落、急、缓,於己、於人,

闪、还、撩、了,於己、於人,此十二字,於己气也,於人手也。

转、换、进、退,於己身、人步也,顾、盼、前、後,於己目、人手也,即瞻前眇後,左顾右盼也,此八字,关乎神矣!

断、接、俯、仰,此四字,关乎意劲也。

断、接关乎神气也,俯、仰关乎手足也。

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

劲、意、神俱断,则俯仰矣!手足无着落耳!俯为一叩,仰为一反而已矣!不使叩反,非断而复接不可。

对待之(二?)字,以俯仰为重,时刻在心,身、手、足不使断之无接,则不能俯仰也!

求其断接之能,非见隐显微不可。隐微似断而未断,见显似接而未接。接接断断,断断接接,其意心、身体、神气极於隐显,又何虑不粘黏连随哉!

31、太极节拿抓闭尺寸分毫解

对待之功,既得尺寸分毫於手,则可量之矣。然不论节拿抓闭之手易,若节膜、拿脉、抓筋、闭穴,则难!非自尺寸分毫量之不可得也。

节,不量,由按而得膜;拿,不量,由摩而得脉;

抓,不量,由推而得筋;闭,非量,而不能得穴。

由尺盈而缩之寸、分、毫也。

此四者,虽有高授,然非自己功夫久者,无能贯通焉!

32、太极补泻气力解

补泻气力於自己难,补泻气力於人亦难。

补自己者,知觉功亏则补,运动功过则泻,所以,求诸已不易也。

补於人者,气过则补之,力过则泻之,此胜彼败,所由然也。

气过或泻,力过或补,其理虽一然,其有详。

夫过补,为之过上加过;遇(过?)泻,为之缓他不及,他必更过,仍加过也。

补气泻力於人之法,均为加过於人矣。补气名曰“结气法”,泻力名曰“空力法”。

33、太极空结挫揉论

有挫空、挫结,有揉空、揉结之辨。

挫空者,则力隅矣!挫结者,则气断矣!

揉空者,则力分矣!揉结者,则气隅矣!

若结揉挫,则气力反;空揉挫,则力气败。

结挫揉,则力盛於气,力在气上矣!

空挫揉,则气盛於力,气过力不及矣!

挫结揉、揉结挫,皆气闭於力矣!

挫空揉、揉空挫,皆力凿於气矣!

总之,挫结、揉空之法,亦必由尺寸分毫量,能如是也!不然,无地之挫揉,平虚之灵结,亦何由而致於哉!

34、懂劲先後论

夫未懂劲之先,常出顶、匾、丢、抗之病;

既懂劲之後,恐出断、接、俯、仰之病。

然未懂劲,故然病亦出;劲既懂,何以出病乎?

缘劲似懂未懂之际,正在两可,断接无准矣,故出病。

神明及犹不及,俯仰无着矣,亦出病。

若不出断接俯仰之病,非真懂劲,弗能不出也!

胡为“真懂”?因视听无由,未得其确也。

知瞻眇顾盼之视,觉起落缓急之听,

知闪还撩了之运,觉转换进退之动,

则为真懂劲!则能接及神明,及神明,自攸往有由矣!

有由者,由於懂劲,自得屈伸动静之妙;

有屈伸动静之妙,开合升降又有由矣!

由屈伸动静,见入则开,遇出则合;看来则降,就去则升。

夫而後才为真及神明矣!

明也,岂可日後不慎行坐卧走、饮食溺泅之功?是所为及中成、大成也哉!

35、尺寸分毫在懂劲后论

在懂劲先,求尺寸分毫,为之小成,不过末技武事而已!

所谓能尺於人者,非先懂劲也。

如懂劲後神而明之,自然能量尺寸。

尺寸能量,才能节、拿、抓、闭矣!

知膜、脉、筋、穴之理,要必明存亡之手。

知存亡之手,要必明生死之穴。

其穴之数安可不知乎?

知生死之穴数,乌可不明闭而不生(死?)乎?乌可不明闭而无生乎?是所谓二字之存亡,一闭之而已尽矣。

36、太极指掌捶手解

自指下之腕上,里者为掌,五指之首为之手,五指皆为指;五指权里,其背为捶。

如其用者,按、推,掌也;拿、揉、抓、闭,俱用指也;挫、摩,手也;打,捶也。

夫捶有搬拦,有指裆,有肘底,有撇身,四捶之外有覆捶。

掌有搂膝,有换转,有单鞭,有通背,四掌之外有串掌。

手有云手,有提手,有合手,有十字手,四手之外有反手。

指有屈指,有伸指,有捏指,有闭指,四指之外有量指,又名尺寸指,又名觅穴指。

然指有五指,有五指之用。

首指为手,仍为指,故又名手指。其一,用之为旋指、旋手;其二,用之为根指、根手;其三,用之为弓指、弓手;其四,用之为中合指、中合手。四手指之外,为独指、独手也。

食指为卞指,为剑指,为佐指,为粘指。

中指为心指,为合指,为钩指,为抹指。

无名指为全指,为环指,为代指,为扣指。

小指为帮指,为补指,为媚指,为挂指。

若此之名,知之易而用之难,得口诀秘法亦不易为也。

其次,有如对掌、推山掌、射雁掌、晾翅掌;似闭指、拗步指,弯弓指、穿梭指;探马手、弯弓手、抱虎手、玉女手、跨虎手;通山捶、叶下捶、背反捶、势分捶、卷挫捶。再其次,步随身换,不出五行,则无失错矣!

因其粘连黏随之理,舍己从人,身随步自换。

只要无五行之舛错,身形脚势出於自然,又何虑些许之病也!

37、口授穴之存亡论

穴有存亡之穴,要非口授不可,何也?一,因其难学,二,因其关乎存亡,三,因其人才能传。

第一、不授不忠不孝之人;

第二、不传根底不好之人;

第三、不授心术不正之人;

第四、不传鲁莽灭裂之人;

第五、不传目中无人之人;

第六、不传无礼无恩之人;

第七、不授反复无常之人;

第八、不传得易失易之人。

此须知八不传,匪人更不待言矣!如其可以传,再口授之秘诀。

传忠孝知恩者,心气和平者,守道不失者,真以为师者,始终如一者。

此五者,果其有始有终不变如一,方可将全体大用之功,授之於徒也。

明矣,於前於後,代代相继,皆如是之所传也。噫,抑亦知武事中乌有匪人哉!

38、大小太极解

天地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人身为太极之体,不可不练太极拳。本有之灵而重修之,良有以也。

人身如机器,久不磨而生锈,生锈而气血滞,多生流弊。故人欲锻炼身体者,必先练太极最相宜。

太极练法,以心行气,不用拙力,纯任自然。

筋骨鲜折曲之苦,皮肤无磋磨之劳。

不用力何能有力?盖太极练功,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气能入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体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到气至。练到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矣!此不用拙力,纯以神行,功效著矣!先师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盖此意也!

39、全体大用诀(杨班侯九诀)

大极拳法妙无穷,掤捋挤按雀尾生。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着封。

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掸琵琶穿化精。

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采挒成。肘底看捶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着法用不空。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

撇身锤打闪化式,横身前进着法成。腕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二进臂上攻。

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转身蹬胸腹上占,进步栽锤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右蹬脚上软肋端,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风贯耳看法灵。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胸膝骨迎。

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鞭下式顺锋入,金鸡独立占上风。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捶下靠为锋。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加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

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40、十三字行功诀

十三字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口诀为:

掤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搭手捋开挤掌使,敌欲还着势难逞。

按手用着似倾倒,二把采往不放松。来势凶猛挒手用,肘靠随时任意行。

进退反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业精。遇敌上前迫近打,顾住三前盼七星。

敌人逼近来打我,闪开正中定横中。太极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41、十三字用功诀

逢手遇掤莫入盘,粘沾不离得着难。闭掤要上采挒法,二把得实急无援。

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捋挤二法趁机使,肘靠攻在脚跟前。

遇机得势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周身实力意中定,听探顺化神气关。

见实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体全。操练不按体中用,修到终期艺难精。

42、八字法诀

三换二捋一挤按,搭手遇掤莫让先。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

避人攻守要采挒,力在惊弹走螺旋。逞势进取贴身肘,肩胯膝打靠为先。

43、虚实诀

虚虚实实神中会,虚实实虚手行功。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

虚守实发掌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虚实自有实虚在,实实虚虚攻不空。

44、乱环诀

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着法成。

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45.三环九转诀

太极三环九转功,环环盘在手掌中。变化转环无定式,点发点落挤虚空。

见实不在点上用,空费功夫何日成。七星环在腰腹主,八十一转乱环宗。

46、阴阳诀

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

生克二法随着用,闪进全在动中求。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47、十八在诀

掤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

采在十指,挒在两肱,肘在屈使,靠在肩胸。

进在云手,退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

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

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48、五字经诀

披从侧方入,闪展无全空,担化对方力,搓磨试其功,

歉含力蓄使,粘沾不离宗,随进随退走,拘意莫放松。

拿闭敌血脉,扳挽顺势封,软非用拙力,掤臂要圆撑,

搂进圆活力,摧坚戳敌锋,掩护敌猛入,撮点致命攻,

坠走牵挽势,继续勿失空,挤他虚实现,摊开即成功。

49.轻重分胜负五字诀

双重行不通,单轻反成功。单双发宜快,胜在掌握中。

在意不在力,走重不走空。重轻终何在,蓄意似猫行。

隅方得相见,千斤四两成。遇横单重字,斜角成方形。

踩定中诚位,前足夺后踵。后足从前卯,放手便成功。

趁势侧锋入,成功本无情。展转急要快,力定在腰中。

舍直取横进,得横变正冲。生克随机走,变化何无穷。

贪歉皆非是,丢舍难成名。武本无善作,含情谁知情。

情同形异理,方为武道宏。术中阴阳道,妙蕴五音中。

君问意何在,道成自然明。

50、六合劲

拧裹、钻翻、螺旋、崩砟、惊弹、抖搜。

51、十三法

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中);

正隅虚实,收放吞吐,刚柔单双重(轻)。

52、五法

进法,退法,顾法,盼法,定法。

53、八要

掤要撑,捋要轻,挤要横,按要攻;

采要实,挒要惊,肘要冲,靠要崩。

54、全力法

前足夺后足,后足站前踪。前后成直线,五行主力攻。

打人如亲嘴,手到身要拥。左右一面站,单臂克双功。

55、张三丰承留

天地即乾坤,伏羲为人祖,画卦道有名,尧舜十六母,

微危允厥中,精一及孔孟,神化性命功,七二乃文武,

授之至予来,字著宣平许,延年药在身,元善从复始,

虚灵能德明,理令气形具,万载咏长春,心兮诚真迹,

三教无两家,统言皆太极,浩然塞而冲,方正千年立,

继往圣永绵,开来学常续,水火既济焉,願至戍毕字。

56、口授张三丰老师之言

予知三教归一之理,皆性命学也,皆以心为身之主也。

保全心身,永有精气神也。

有精气神,才能文思安安,武备动动。

安安动动,乃文乃武。大而化之者,圣神也。

先觉者,得其寰中,超乎象外矣。

後学者,以效先觉之所知能。

其知能,虽人固有之知能,然非效之不可得也。

夫人之知能,天然文武。

目视、耳听,天然文也;

手舞、足蹈,天然武也。

孰非固有也?明矣!

前辈大成文武圣神,授人以体育修身,进之以武事修身。

传之至予,得之手舞足蹈之采战,借其身之阴以补助之阳。

身之阳男也,身之阴女也,然皆於身中矣。

男之身祗一阳,男全体皆阴女,

以一阳采战全体之阴女,故云一阳复始。

斯身之阴女,不独七二,以一姹女配婴儿之名,变化千万。

姹女采战之可也,亦安有男女後天之身以补之者?

所谓自身之天地以扶助之,是为阴阳采战也,如此者是男子之身皆属阴,而采自身之阴,战己身之女,不如两男之阴阳对待修身速也。

予及此传於武事,然不可以未技视,依然体育之学,修身之道,性命之功,圣神之境也。

今夫两男之对待采战,於己身之采战,其理不二。

己身亦遇对待之数,则为采战也,是为汞铅也。

於人对战坎离之阴阳兑震,阳战阴也,为之四正;

乾坤之阴阳艮巽,阴采阳也,为之四隅。

此八卦也,为之八门。

身足位列中土,进步之阳以战之,退步之阴以采之,左顾之阳以采之,右盼之阴以战之。此五行也,为之五步,共为八门五步也。

夫如是,予授之尔,终身用之不能尽者矣。

又至予得武继武,必当以武事传之而修身也。

修身入首,无论武事文为,成功一也。

三教三乘之原,不出一太极。

愿后学以易理格致於身中,留於後世也可。

57、张三丰以武事得道论

盖未有天地,先有理。

理为气之阴阳主宰,主宰、理、以有天地,道在其中。

阴阳、气、道之流行,则为对待,对待者,阴阳也,数也。

一阴一阳之为道。道无名,天地始;道有名,万物母。

未有天地之前,无极也,无名也;既有天地之後,有极也,有名也。

然前天地者,曰理,後天地者,曰母,是乃理化先天阴阳气数,母生後天胎卵湿化,位天地,育万物,道中和,然也。

故乾坤为大父母,先天也,爹娘为小父母,後天也。

得阴阳先後天之气,以降生身,则为人之初也。

夫人身之来者,得大父母之命、性、赋、理,得小父母之精、血、形、骸。合先後天之身命,我得而成人也,以配天、地为三才,安可失性之本哉!

然能率性,则本不失,既不失本来面目,又安可失身体之去处哉!

夫欲寻去处,先知来处。来有门,去有路,良有以也,然有何以之?

以之固有之知能,无论知愚贤否,固有知能皆可以之进道,既能修道,可知来处之源,必能去处之委。来源去委既知,能必明身之修。故曰:自天子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夫修身以何?以之良知良能。视目听耳,曰聪、曰明;手舞足蹈,乃武、乃文。致知格物,意诚心正。心为一身之主,正意诚心,以足蹈五行,手舞八卦。手足为之四象,用之殊途,良能还原。目视三合,耳听六道,目、耳亦是四形体之一表,良知归本。耳目,手足分而为二,皆为两仪,合之为一,共为太极,此由外敛入之於内,亦自内发出之於外也。

能如是表里精粗无不到,豁然贯通,希贤希圣之功,自臻於曰睿、曰智、乃圣、乃神。所谓尽性立命,穷神达化在兹矣,然天道、人道,一“诚”而已矣。

附:观师默像默识揣摩 太极气势韵味16图

D2李亦畲《太极拳谱》(老三本)hssP28

-01-28

序:李亦畬,名经纶,表字亦畬。是一代太极拳宗师,在太极拳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清直隶广平府城内西大街(今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西街)人。生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卒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帝,目睹大清国衰亡的历史。秀才,精于武学医术。自咸丰癸丑(1853年),时年22岁,追随舅父武禹襄学拳,精研数十载,终成一代宗师。他分别于清光绪庚辰年(1880年)、辛巳年(1881年)手书完成三本太极拳谱,史学界将其称作“老三本”。这是迄今为止发现得最旱太极拳谱,是太极拳的奠基之作,习太极拳者奉为圭臬,国宝。

“太极拳”一名见于文字记载典出于此,而所谓的太极拳的开山之作《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以下简称《王论》)最旱便见于此谱。

三本拳谱,一本由作者自存,习称《自藏本》;一本交胞弟启轩(1835—1899),习称《启轩本》;一交门人郝和(1849—1920),习称《郝和本》。自藏本、启轩本、郝和本三本拳谱合而言之,称为“老三本”。《自藏本》和《郝和本》两本均注明写于光绪辛已年,由此可知,《启轩本》成册要早一年

第一部分.《自藏本》于作者李亦畬先生逝世后,传次子逊之(1882—1944),之传弟子姚继祖(1917—1998),姚氏晚年转交亦畬公曾孙李旭藩(父名池萌,祖逊之),旭藩视其胜过生命,不肯轻易示人,至今罕有睹其全貌者。

第二部分.《启轩本》自从启轩卒后,该本传子宝琛,宝琛传子福荫(1892—1943)。1929年,李福荫先生在河北省第十三中学任教期问,依据该谱重新编次章节,进行油印、石印,取名《李氏太极拳谱》,分赠各地太极拳爱好者。自此,《王论》以及武禹襄、李亦畬拳论开始广传于外,逐渐为各地太极拳传人所熟知。

9月,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走进广府太极城,寻找民间国宝。经过包括著名书画鉴定家单国强先生在内的多位顶级专家团的遴选,从众多的瓷器、书画、珠宝、青铜器等藏品宝物中间,一致认定:李亦畬先生(1832年9月2日--1892年11月8日)手书《太极拳谱》为此次活动的民间国宝。这次中央电视台《寻宝》活动遴选的国宝,就是指这本拳谱《启轩本》中的《太极拳小序》附注:

“清光绪六年(即1880年)岁次庚辰小阳月(即农历十月)识。”(摘自1935年出版的《李氏太极拳谱》)

第三部分.《郝和本》自从为真公逝世后,传子月如(1877—1935),月如传子少如(1908-1983),现由少如先生弟子上海人王慕吟珍藏。

“郝和本”内容于下列书谱中有公示:

徐震著《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郝振铎(1909—1973郝为真族侄孙)编印的《郝为真开合太极拳》谱、郝少如著《武式太极拳》。顾留馨先生在其所著《太极拳术》第371—379页,影印出《郝和本》的全部内容,并附录有姚继祖先生捉供的“自藏本”中武禹襄一篇拳论—《武禹襄毋舅太极拳四字不传密诀》的影印件。

《郝和本》拳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尤其在民国年间、建国初期,太极拳界对其十分重视。可惜,到了当代,出于种种原因,太极拳传人对包括《郝和本》在内的李亦畬太极拳谱的基本信息鲜有人知,更别谈认真对待和研究了。也正因为如此,《王论》和武禹襄、李亦畬拳论在传抄流布过程中出现张冠李戴或枉加作者姓名,以及词句添加漏删等情况。

第四部分.李亦畲《太极拳谱》内容与简评:

《郝和本》封面题写《王宗岳太极拳论》,下署两行小字:“后附小序并五字诀”,“郝和珍藏“(图1为“郝和本”封面)。《自藏本》封面题名《太极拳论》,下署两行小字:“后附小序五字诀”,“亦畲珍藏”。请注意:《自藏本》中删去“王宗岳”三字,为什么?令人玩味,值得思考推敲,存疑待考(图2为“自藏本”封面:图3、图4为内文照片)。

《郝和本》为工笔小楷书写,格式规范,就书法而言,也堪为艺术珍品。内文共计33页,第页多为8行,每整行l6个字。篇目依次为: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十三势架》、《身法》、《刀法》、《枪法》、《十三势》、《十三式行工歌诀》、《打手要言》、《打手歌》、《打手撒放》、《太极拳小序》、《五字诀》、《撒放密诀》、《走架打手行工要言》。再加上“自藏本”中的两篇:《武禹襄毋舅太极拳四字不传密诀》、《打手法》等共计16篇,篇目如下:

一、《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自藏本’为‘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察“四两拨下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自藏本’为‘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末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沾即是走,走即是沾;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祥辩焉!是为论。”

本论中, “无极而生”之后,“阴阳之母也”之前,在其后的许多拳谱著作中增添了四个字“动静之机”查阅相关资料,最早见于徐禹生(1879—1945)于19出版的《太极拳势图解》(图7、图8为该书内文照片)。笔者认为:后人之所以这样做,显然是对太极拳的核心内涵没有把握准确。太极拳学说借用的是哲学中“太极”的阴阳原理,它体现于拳艺上称为“虚实”。如果仅仅用“动静”和“阴阳”来照应,显然是不对的。

二、《十三势架》

“郝和本”计54势,“自藏本”为55式。两本中个别拳势稍有差异或增删,仅录于下:

“懒扎衣、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上步搬揽捶(“自藏本”记作“搬揽捶”)、如封似闭、抱虎推山、单鞭、肘底看捶、倒撵猴、白鹤亮翅、搂膝拗步、三甬背、单鞭、纭手、高探马、左右起脚、转身踢一脚、践步打捶、翻身二起、披身、踢一脚、蹬一脚、上步搬拦捶、如封似闭、抱虎推山、斜单鞭、野马分鬃、单鞭、玉女穿梭、单鞭、纭手、下势、更鸡独立、倒撵猴、白鹤亮翅、搂膝拗步、三甬背、单鞭、纭手、高探马、十字摆连、上步指裆捶、上势懒扎衣(《郝和本》无此势,见《自藏本》)、单鞭、下势(此势于《郝和本》中被涂抹)、上步七星、下步跨虎、转脚摆连、弯弓射虎、双抱捶、手挥琵琶式(《自藏本》中无此势)。

这是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太极拳”套路名称,它以3次“纭手”为界限将套路分成四节。经查证杨、吴、孙等诸派太极拳传统套路,其势名、顺序、编排模式与此相类似。

三、《身法》

《郝和本》为“八要”,即:“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腾挪、闪战”。

《自藏本》为“十要”,所多两要是:“松肩、沉肘”。

这是太极拳行功走架及打手的基本身法要领,是检验太极拳的标尺。其后,各派太极拳对身法要求的表述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实质概莫能外。

四、《刀法》

为4法,即:“里剪腕、外剪腕、挫腕、撩腕。”指刀的4种进攻文方式。

五、《枪法》

为4术,即:“平刺心窝、斜刺膀尖、下刺脚面、上刺锁项。”此枪法和明代名将何良臣设计的作用于军事作战的枪法相似,进攻锁定为6点:心、喉、左右膀尖(注:锁骨与肩胛骨相连之脆弱肩窝处)、两个脚面。

六、《十三势》

全文如下: “十三势,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也。”

“十三势”既是对拳术名称的简介,又是对拳术技法,包括手法、步法、眼法、身法等的概括。十三势,是“太极拳”名称出现之前的书页称谓。由此推断,在杨禄禅、武禹襄研创这门拳艺初期,尚不存在“太极拳”的称谓,书面记作“十三势”或者“长拳”。

七、《十三势行工歌诀》

全文如下:

十三总势莫轻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转虚实须留意,气偏身躯不稍痴。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路须口授,工用无息法自休。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疑;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

这是“十三势”(即太极拳)修炼的宗旨、法则与目的,是《十三势》一文的延续与补充。强调太极拳在不失技击的前提下,更重视健身养生的功能,追求“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境界。这是广府“十三势”有别于同期或早期其它拳种的重要特征之一。

八、《打手要言》

全文如下:

解曰:以心行气,务沉著(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痴’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解曰: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后在身。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以己黏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后不先。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黏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机由己发,力从人借。发劲须上下相随,乃能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鹄,神似捕鼠之猫。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收即是放,连而不断。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能黏依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要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又曰:每一动唯手先着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禹襄武氏并识”

《打手要言》由2部分组成:第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是对《十三势行功歌诀》的阐释与说明;其后为第二部分,是作者辑录的打手实践、切身体会,可谓字字珠矶,句句经典,文采飞扬,堪为《王论》的姊妹篇。可以说,其它任何一种武术流派的拳论,还没有发现如此立意深远,言简意赅,流畅自然而气势磅礴的精彩篇章。“知己知彼”的战略方针,“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技击原则,“物来顺应”、“左右逢源”、“八面支撑”, “立身中正安舒”、“气宜直养而无害”的具体要求,虚与实、内与外、上与下、左与右、攻与防的辩证关系,无不充盈着中国传统儒学文化和谐、圆融的思想和营养。

九、《打手歌》

只有三句,即:“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

应该注意对“牵动四两拨千斤”一语中两个关键词:“牵动”和“拨”的理解。

十、《打手撒放》

全文如下:

“掤,上平;业,入声;噫,上声;咳,入声;呼,上声。吭、呵、哈。”这是打手发放时的发声方法,需细心揣摩、体会。

十一、《太极拳小序》

全文如下:

“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我郡南关杨某,爱而往学焉。专心致志十有余年,备极精巧。旋里后,示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伊不肯轻以授人,仅能得其大概。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萍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予自咸丰癸丑,时年二十余,始从母舅学习此技。口授指示,不遗余力。奈予质最鲁,廿余年来,仅得皮毛。窃意其中更有精巧,兹仅以所得笔之于后,名曰《五字诀》,以识不忘所学云。

光绪辛巳中秋念六日李亦畬谨识”

该序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用文字记录太极拳传承脉络的资料,弥足珍贵,信息量很大,暂不赘述。

十二、《五字诀》

全文如下:

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己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穿,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劲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功弥久而技弥精矣。

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所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神聚。上四者俱备,才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紧要全在胸中腰间变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工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五字诀:“心静、身灵、气敛、劲整、神聚”,显然是在表述练功者走架打手的气势神韵状态,要求做到意、气、劲或精、气、神的高度和谐统一,“中正安舒整体一劲”成为各派太极拳必须遵循的行功法则。

十三、《撒放秘诀》

全文如下:

擎 引 松 放

擎起彼身借彼力。(中有“灵”字)。引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

松开我劲勿使屈。(中有“静”字)。放时腰脚认端的。(中有“整”字)。

此擎、引、松、放四字有四不能,脚手不随者不能,身法散乱者不能,一身不成一家者不能,精神不团聚者不能。欲臻此境,需避此病,不然,虽终身由之,究莫明其精妙矣!

这里,笔者将“粘连黏随”、“敷盖对吞”、“擎引松放”称作太极拳推手三部曲。概括来讲,“粘连黏随”是太极拳制人的手法,“敷盖对吞”是“粘连黏随”的继续、结果和目的,而“擎引松放”则是对“敷盖对吞”之后潜藏的“吐”字的直接阐述。

十四、《走架打手行功要言》

全文如下:

“昔人云: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语甚概括,初学未由领悟,予加数语以解之,俾有志斯技者得所从入,庶日进有功矣。

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舍己从人。欲要舍己从人,先要得机得势。欲要得机得势,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有缺陷。欲要周身无有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入骨。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即是开。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才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

平日走架,是知己工夫。一动势,先问自已,周身合上数项不合?少(稍)有不合,即速改换。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打手,是知人工夫。动静固是知人,仍是问己。自己要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动彼丝毫,趁势而入,接定彼劲,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处,便是双重未化,要于阴阳开合中求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

这是李亦畲的切身体会,文采较武禹襄的拳论稍逊一筹,但也不失为经典拳论。

十五、“自藏本”中还收录一篇拳论《武禹襄母舅太极拳四字不传秘诀》

全文如下:

“敷: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

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

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吞:吞者,以气全吞而入于化也。

此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后,练到极精地位者不能知,全是以气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始能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

这是李亦畲对打手技术的高度概括:“敷、盖、对、吞”。

十六、“自藏本”中另收录李亦畲先生的一篇《打手法》

全文如下:

两人对立,做双搭手(即左手咬腕,右手扶肘,或右手咬腕,左手扶肘)。搭手之足(左手搭手则左足,右手搭手即右足)在前,一进一退(进者先进前足,退者先退后足)至末步(即第三步),退者收前足成虚步,进者跟后足成跟步。搭手时,搭腕之手不动,扶肘之手由上而换,如此进退搭换,循环不已。练发劲时,一般皆在应退而不退时作准备。练熟后,前进、后退都可化发。进用按挤,退用掤捋。”

这是武禹襄,或者杨禄禅与武禹襄在定步推手基础上,根据实战中步法灵活多变的需要而研创出来的进、退各三步半的活步推手法,由李亦畲记述下来。

第五部分、“老三本”内容摘要与赏析:

第一点,这三本拳谱的辑录者李亦畲是位有功名的儒生,又精于中医学,治学严谨,自不待言。所以说,他整理的拳谱绝不会漫无目的随意拼凑,必定章法紧奏,用词准确。其思路、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郝和本》中的十四篇拳论,以《太极拳小序》为分水岭。上部为非李亦畲作品共计10篇,下部为李亦畲拳论。李亦畲的这一部分论述后人不存在争议,故而不作分析。从表象上看,上部出现了两位作者的姓名:王宗岳、武禹襄。“王宗岳”出现在拳谱首篇拳论的题目中――《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其后七篇皆未署名,但是,请注意:在第八篇,即《打手要言》末尾清清楚楚注明:

“禹襄武氏并识”

意思是:与武禹襄共同记录的心得体会。因为本文之后,该页留白,这就更清楚地表明:以上七篇拳论的作者就是武公禹襄。但是,数十年后,这其中的一些拳论被后人随意更改了作者姓名,或是王宗岳、或为张三丰……还有人做得更离谱,将一篇武禹襄《打手要言》肢解为若干篇,并分别标题、分别冠名,变成了“王宗岳”的作品。更有甚者,连同《十三势》等文莫名其妙地扣上“张三丰”的光环,实在令人啼笑皆非。细究后人改名原因应该出于以下三种原因:

(一)不知拳论原始出处,对“老三本”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二)盲目崇拜所致,冠名“王宗岳”、“张三丰”等,以示其珍贵或者所谓的源远流长;

(三)出于家派观念的一己之私,为自家脸上涂脂抹粉。

就该部分的篇章结构遣词达意来看,《王论》与其余篇目可以分成两个层次。其一,《王论》标题中出现一个名字――“王宗岳”。而且呢,题目以“太极拳’冠名,这是第一层。其二,自第2篇《十三势架》开始,其后的篇目则以“十三势”命名。并且,在《打手要言》之后明明白白署着另一个人的姓名――武禹襄,这是第二层。

假如象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十三势架》、《十三势: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十三势行工歌诀》等属于王宗岳作品,那么,毫无疑问,它应该如同《王论》一样,取名《太极拳架》、《太极拳行工歌诀》……如此,才能一以贯之以名。问题是,拳谱中没有这样做,没有运用“太极拳”这一高雅的拳名,而采用了“十三势”的名称。细细想来这其中的道理并不深奥,人人都可以想明白:辑录者李亦畲之所以这样编排,自有分寸道理。且看这七篇拳论,以“十三势”为主线,从拳架套路、身法要点、器械修炼特点、拳术取名探源、行工准则、打手要诀、练功秘诀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线贯穿,一气哈成,使拳理拳论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再加上“禹襄武氏并识”一语,无一不在表明这些文章的作者,只能出自一人之手――这人就是:武禹襄。

试问李亦畲辑录“老三本”的目的是什么?李亦畲在自述已经表明:“仅以所得笔之于后。”李亦畲想要得到什么?他想得到的应该是本人,以及师父即母舅武禹襄的研拳心得体会,这样才合情入理。由此可见“老三本”拳论作者归根到底应该、也必然只有两位:李亦畲、武禹襄。

那么,王宗岳、《王论》又怎么解释呢?当代武式太极拳著名传承人钟振山先生给了最好的解答(钟镇山曾经是《自藏本》的持有者姚继祖弟子,有幸目睹过“自藏本”。):“姚老师在世时,不止一次说道:‘老三本’中的拳论,除了李亦畲的,就是武禹襄的。王宗岳是谁?只有武禹襄最清楚,后人都是浮想联翩的猜测。如果武禹襄当年不写‘王宗岳’三个字,一切就简单多了。”

这话很有道理也很有分量。假如真有所谓的“王宗岳”,真有所谓的“王宗岳拳谱”,其原件的珍贵程度远胜于他人的再抄本。这个道理,正常人都明白。问题的关键、症结也恰恰在于此。试想:为什么“老三本”能够一代代传下来,而不见“王宗岳拳谱”的传承轨迹呢?它为什么只在“老三本”中提过一笔,神龙见首不见尾,就如同蓝光闪过之后,忽然从人间蒸发了呢?“王谱”、《王论》、“王宗岳”出现得如此突兀、蹊跷,难道我们后人就不应该反思,不应该做更加认真而深入的考证吗?

面对各种详尽资料,人们逐渐地对“王宗岳之说”产生了怀疑。因为,此说多存在与故事、传说、演义当中。如果查阅正史资料,比如其中的时间年代、历史背景等,“王宗岳之说”根木经不起推敲,站不住脚。可以说,自相矛盾、漏洞百出,不攻自破。也许“老三本”中的《王论》,正是武禹襄或者李亦畲前辈有意识或有目的的设下的一个迷局。当然,这只是一种合乎情理的直观推论,需要更确切的证据。所以,姑且不论历史上有无“王宗岳”,但有一个基本事实不可否认,即《王论》最早出自“老三本”。在此之前的其他任何地方、任何资料中,均不见记载。事实雄辩地说明:《王论》最早自河北省永年广府武家或李家传出。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即《打手歌》为什么列于《打手要言》之后,李亦畲作品之前呢?究其原因,不外乎这是武禹襄一篇经数年斟酌而未能完稿的遗憾之作。三句歌诀,如果辑于前文,似不相称。于是,李亦畲先生便补录于此,以示纪念。该歌诀虽然不完整,但是言简意赅,句句凝练。此歌诀正像断臂的维纳斯,是太极拳理论中残缺留白的经典作品。

第二点,以《太极拳小序》为界限勾勒出“太极拳”名称的演化过程。李亦畲拳论以“太极拳”冠名,而武禹襄作品以“十三势”取名,如《十三势架》《十三势行工歌诀》等。可见,武禹襄创拳立说之初还没有“太极拳”的称谓。如果有,正如上文曾经分析的,武氏不可能不用含意深刻、立意高远的“太极拳”,而以直白的“十三势”冠名。有人可能又会提出质疑了,《王论》为什么冠以“太极拳”之名呢?笔者认为,这是李亦畲三思之后做出的决断。即这样的一种可能:拳论完成在先,标题出现在后,是李亦畲先生辑录这篇拳论时添加上去的。细细推敲,《王论》全文仅在开篇以哲学术语“太极”入笔而论述拳理,全篇根本没有涉及到“太极拳”的名称。所以,从“老三本”编排有序的拳论中可以看出端倪:武禹襄与杨禄禅研创的新型拳术,初名“长拳”、“十三势”,后来才正式定名“太极拳”。

第三点,“老三本”拳论自成体系,它的价值具体表现在:

1.“老三本”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太极拳谱,“太极拳”、“王宗岳”和《王论》均首见于此处。

2.上文已谈到,从“老三本”中可以看出太极拳名称的演变过程,始名“长拳”、“十三势”等,后称“太极拳”。“老三本”第一部分拳论以“十三势”冠名,如《十三势架》、《十三势》、《十三势行工歌诀》等,亦即武禹襄研拳初期尚未有“太极拳”之名。第二部分拳论题“太极拳”名,可知,“太极拳”名称是在李亦畲时代产生并逐渐统一的。

3.“老三本”规范了太极拳身法,制定了一系列行功法则,如走架必须体现“无过不及”、“柔和舒缓”、“连绵不断”等特点。一举动“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断续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粘依,然后能灵活”等,这些都成为了界定太极拳的准绳。

4.武禹襄、李亦畲学识渊博,德才兼备,却淡泊名利,唯以研究武学为事。武、李先贤开文人研习太极拳的先河,昭示着太极拳文化之伊始。作为开拓者,武禹襄之功甚伟。“立身中正安舒”。“内固精神,外示安逸”,“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气宜鼓荡,神宜内敛”等,无不浸润着儒学倡导的“中庸”思想,体现出研习者对和谐、圆融境界的追求。

5.“老三本”诸论,不仅有拳名探索、拳架套路、器械练习法,而且还有身法要点、打手要言、行工要领、练习法则等,功法艺理兼备,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体系,从而奠定了太极拳理论的基础。照此修炼,就是真正的太极拳。

当然,前辈先贤的经典拳论产生于清代,作者文学修养高,拳论写得言简意赅,而且结论性语句多,甚至显得有些晦涩难懂。今人如无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基础,再无明师言传身教,往往产生歧义,而偏离太极拳修炼轨道。这就是当代有许多人练习的所谓“太极拳”五花八门、不伦不类的主要原因之一。无论何家何派、师承何人,只要是太极拳,就应该遵循“老三本”提供的拳理法则。因为,离开太极拳基本理论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不应该称之为“太极拳”。

“老三本”的出现、“武李学说”的诞生,表明太极拳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成为太极拳走向成熟的最鲜明标志。首推武禹襄,其次李亦畲是当之无愧的太极拳奠基人。其后的诸家拳派、诸家讲论无不受《老三本》“武李学说”的启迪、影响。就此意义上来讲,李亦畲的手书《太极拳谱》成为民间国宝当之无愧。真诚希望当代所有太极拳习练者摒弃偏见与固执,撇开家派门户之见,仔细推究品味“老三本”,打出真正太极拳的心 形 意 气 劲来!

D3太极拳的37个主要名词解释hssP48

-01-28

太极拳的主要名词有:

1、 什么叫“太极拳”?

解 :第一要舍己从人, 抓拿化发成一体。第二要由推手而悟懂劲,虚胜实;第三要以静制动,绵里藏针,用拙用巧随己意;第四要以慢胜快,慢练快用,摇避跟步穿透力;第五要气沉丹田,以心行气气贴脊;第六要腹中常运长命宝,延年益寿不老春。第七要刚柔相济,开合用意,牵动四两拨千斤。违背了这七个原则就不是太极拳。

2.太极拳行拳盘架7字诀是什么?

解:“静、正、松、舒、慢、匀、稳”为行拳盘架7字诀。

3.什么叫观师默像?

解:仔细观摩老师的行拳盘架子的形体表现,牢记在心,能够闭上眼睛时在印堂穴像过电影一样显现出来。促使自己极力模仿老师的拳架,叫周围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谁教出来的徒弟。

4.什么是意练太极神打拳?

解:所谓的意练太极神打拳,就是忽略太极拳的三维空间运动,而专一在意识空间里进行思维运动。也就是不用身体实际练拳,只用大脑默想太极拳的套路动作,回忆打拳的具体过程,属于纯意识领域里思维运动。古人称其为“神练”、“意练”、“内视返观”等等。一些拳友形象地比喻为“过电影”或者叫“虚练”。“意练太极”应属于太极拳的上乘修持方法,创编任何太极拳招套路都离不开它。它的意练太极效果往往会超过实练太极拳,使人达到身心慧智的至高境界。“意练太极神打拳”可用8字表述:“观师默像,墨识神练”。

5、 什么叫“太极”?

解: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像,演变八卦。古人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出来的一套有阴阳互根、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抖、符合人体结构和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道和术”,古人称之为“太极”。

6、 什么叫“阴阳”?

解 :阴阳按太极拳讲,“虚为阴,实为阳”。虚手、虚脚为阴;实手实脚为阳;合为阴、开为阳;柔为阴、刚为阳。阴与阳对立统一,互根互生,缺一不可;二者互相转化,互为阴阳,独阴不生,孤阳不长。

7 、 什么叫十三势?

解:十三势分为“八法”、“五行”。“八法”是指:掤、履、挤、按、採、挒、肘、靠。“五行”:进、退、顾、定、盼。

8、 什么叫“内三合”?“外三合?

解 :“内三合”“外三合”统称“六合”。

“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外三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9、 什么叫内缠?什么叫外缠?

解:内缠——以手往里缠,大拇指领劲:一、二、三、四、五,以手领肘,以肘领肩,以肩领腰。

外缠——以手往外旋转,小指领劲,一、二、三、四、五,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

10、 什么叫三节?

解:总体来讲,头为上节,腰为中节,腿为下节。

分开来讲:头部——额为上节,鼻为中节,口为下节。

身部——胸为上节,腹为中节,丹田为下节。

腿部——胯为上节,膝为中节,脚为下节。

臂部——腰为上节,肘为中节,手为下节。

手部——腕为上节,掌为中节,指为下节。

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满腔是空;下节不明,颠覆必生。

11、 什么叫四梢?

解:发为血之梢;舌为肉之梢;齿为骨之梢;指甲为筋梢。

12、 什么叫六进?

解:既知三合,犹有六进。

头:为六阳之首,而为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体为向背,头不可不进也。

手:为先锋,根基在脚,脚不进,则手却不前,手进脚也进也。

气:聚于腕,机关在腰,腰不进则气馁而不实。腰贵于进者也。

意:贯周身,运动在步,步不进而意则索然无能为矣,必取进也。

上左必进右,上右必进左,共为六进。

13、 什么叫三才?

解:三才者,“精、气、神”也。神者心中之神,精者肾中之水,气者心肾之中气也。三才者,“天、地、人”也。上天下地人居中,人为三才之中气,为万物之最灵也。

14、 什么叫刚柔?

解:拳术之用,气与势而已。然气有强有弱,势有刚有柔。气强者取势之刚,气弱者取势之柔,刚者以千钧之力而拒百钧;柔者以百钧之力而破千钧,尚力尚巧,刚柔之分也。

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刚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取刚柔相济为妙。

15.“杨露禅推车——平端”啥意思?

解:传说杨露禅进京以后以卖碳为生,有时早早的卖完碳一高兴,架不住众人劝说,就把推碳用的独轮木头小推车抓住车把平端起来,引来一片叫好声!众人只知道看热闹,哪里知道杨露禅的“太极出世”已经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平端一个几十斤的小木车实在是犹如探囊取物一般,轻松自如。

16、 什么叫五脏?

解:心、肝、脾、肺、肾为五脏也。中者为心,窝者为肺,骨者露之处为肾,筋之联处为肝,肉之厚处为脾。想其意,心如猛,肝如箭,脾之力大无穷,肺经之位最灵变,肾气之动快如火。

17、 什么叫九窍?

解:手臂有三节三窍:劳宫穴为梢之窍;曲池穴为中节窍;肩井穴为根节窍。

身体中部有三节三窍:上丹田是梢节窍;中丹田为中节稍;下丹田为根节窍。

腿有三节三窍:涌泉穴为梢节窍;阳陵泉为中节梢;环跳穴为根节窍。

18、 什么叫十八球?

解:周身十八球是指人体十八个关节:两肩、两肘、两腕、两胯、两膝、两臂、颈部、胸部、腰部、腹部。

19、 什么叫缠丝劲?

解:就是用心、用意想着上下螺旋缠绕,内气缠绕于肌肤之中,中气贯通于骨髓之中,在缠绕中运中气。

20、 丹田在哪里?

解:中心丹田是指中丹田,在人体正中央,肚脐深处神阙穴内。中丹田之后为后丹田即命门穴,中丹田之下为下丹田即会阴穴深处;中丹田之上为上丹田即两眉正中深处视窍穴内。上丹田为天门,下丹田为地户。天门主神,地户藏精,气海蕴气,出入在命门,运化在神阕。

21、 什么叫三宝?

解:天地间各有三宝。天三宝为日、月、星;地三宝为水、火、土。人有三宝为精、气、神也。人身三宝损则多病,耗尽则亡。精气神足则身健。

22、 什么叫四正手?什么叫四偶手?

解:棚、捋、挤、按为四正手。採、挒、肘、靠为四偶手。

23、 什么叫虚领顶劲?

解:要知虚领顶劲必知百会穴。百会穴在头顶正中央望下一指半的地方。练拳时百会穴要微微上领,下鄂微内收,保持头部中正,不偏不倚,不前不后。头部有上旋之感觉。这就叫虚领顶劲。

24、 什么叫松肩?

解:只要用意去想肩的“肩井穴”放松,自然就行了。

25、 什么叫含胸?

解:用意去想胸膛的两乳地方有下沉之感气沉丹田便可。

26、 什么叫沉肘?

解:用意去想肘的突出部位“曲池穴”放松就行了。

27、 什么叫曲膝?

解:膝的后筋骨不拉紧放松即可。

28、 什么叫松胯?

解:用意去想胯根窝放松,像坐椅子一样即可。

29、 什么叫松腰?

解:要想松腰,把腹部略微收一点即可。

30、 什么叫塌背?

解:在百会穴虚领顶劲的前提下,会阴下沉,腰脊拔长形成上下对拉,塌背姿势就出现了。

31、怎么才能练出太极拳中所要求的“弓子” ?

解:一是开肩,二是拔身,三是坐胯。肩开臂沉撑,身拔腰拉伸,坐胯膝坚挺。

总的要求是:尾闾中正神贯顶,头领足蹬中间空,两肩松沉臂圆撑。具备上述要求,则“五弓”备矣。

32.什么是“太极四逢”铁律?

解:逢转必沉、逢沉必领、逢起必落、逢定必松沉等合称为四逢铁律。

第一,逢转必沉

向左转沉左胯,向右转沉右胯,边沉边转边外撑,要贯穿始终。

第二,逢沉必领

只要是沉,必有上下的对拉拔长,上下有了,前后开,前后有了左右找,自己的身体始终是个圆球,走的也是由内而外的撑劲。所以有沉,就有领,领起来再找前后和左右。没有领,找到左右也没用。

第三,逢起必落

两腿在虚实转换中,一条腿起,另一条腿必落,不是脚的起落,而是胯的感觉。怎么找,就是要端平两胯。比如云手,一条腿起的时候,领一条腿的胯根要下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身高没有起伏,身高不起伏,胯才能守住,不然起落之间容易漂浮。逢起必落就是在起落之间找平衡和稳定。

第四,逢定必松沉

指在所有的定势快到位的时候,要向下松沉,最明显的就是肩胯。肩一松,尾闾一收,就感觉有东西把丹田充实满了。身体重量松沉下去要到两脚脚跟,不要到脚掌,任何动作都是如此。

四个“铁律”,贯穿在每个动作里面,这就是太极拳起、承、转、合的练法。

33.“太极至高境”是什么?

“太极至高境”是指珍藏于《杨家老谱@吴家藏本》里的一首4字骈文诗,也就是唐朝 李道子所作的《秘授歌》。 李道子的《秘授歌》原文如下: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

34.什么是“太极用巧不用拙”?

解;太极使用法须明白“修得千斤力,只用四两功”!面对敌手用巧不用拙:四两在前,千斤在后。借势化力,舍己从人。化发同时起,牵动四两拨千斤。

35.孙禄堂“太极遗训”是什么?

解:孙禄堂是名副其实“内家三拳”名家,人送一号“孙一手”,尤其是他的太极拳造诣非凡。孙先生集其毕生太极拳学终于写成一首诗曰《咏太极》流传后世。《咏太极》原文如下:道本自然一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和来万法终无用,唯有身形似水流。

36何谓“骨架不正,寸劲不生”?

解:太极拳“用意不用力”,那么它的劲又从何而来?又怎样称之为“拳”?拳经说:“劲起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慢练快用,经过千遍千遍又千遍的体用练习,打出正确的身体架构,虽不用力,然而却能产生“形正则劲自生”的太极整劲。因此拳谚说:“骨架不正,寸劲不生。”

37.什么叫“太极膝”?

解:“太极百利,唯损于膝”,此“膝”名曰“太极膝”。太极膝的成因集中表现在整个习拳过程中“明理 知体 达用”没有落实到位,究其主要因素有:第一,学拳之初求功心切,没有站足3个月的浑圆桩、没有打好基本功就匆匆忙忙学套路。更有甚者常以自己会打几套拳了为自豪并且以此作为太极拳水平的试剑石。自持如此心知体悟练习日久,就会导致腿部力量不够,起承转合间容易造成支撑腿“晃膝”,从而加快了半月骨的磨损。 第二,行拳盘架“扣膝”过大,直接造成膝盖和脚尖拧着劲 ,不在同一方向上,加大了对膝盖的伤害。第三,过分迷信并追求“低架行拳涨功夫”,无形之中加大了膝盖承受身体运动所带来的压力。 第四,练太极拳时不能刻刻留气沉丹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让腹中常转的“长命宝”来滋润全身的肌肉、 骨节、筋膜和五脏六腑。综上所述,“太极膝”是长期以来各种不合理的身体构架和内外三合关系不协调并且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非一朝一夕可以立竿见影!常在练习七八年太极拳以后,才会显露出“太极膝”的疼痛。而此时医院会告诉你;半月板受损,需静养或者“换配件”。

如果觉得《杨家老谱*李亦畲《老三本》*太极名词37个》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