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减肥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减肥网 > 培育豆苗心得体会总结 种植豌豆苗收获和感想(五篇)

培育豆苗心得体会总结 种植豌豆苗收获和感想(五篇)

时间:2020-01-01 12:13:17

相关推荐

培育豆苗心得体会总结 种植豌豆苗收获和感想(五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培育豆苗心得体会总结一

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以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行动,全市培育一批覆盖所有乡村、扎根农业、服务农民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我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市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学员遴选标准》,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致力于农业生产经营的18-60岁青壮年农民,原则上培育对象年龄不超过60周岁。具备种养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现代农业生产理念,实际技术操作能力,经营、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和管理能力,善于应用现代农机装备和科学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是农业生产、服务、管理过程中的骨干人才。生产经营规模标准:生产经营大户玉米、水稻、大豆种植面积6公顷以上.

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培训任务为186人。

(一)培训专业及规模

结合我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对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需求开设培训班。培训学员186人、学员在11个乡镇街中遴选;

(二)培训内容

专业课:乡村振兴、黑土地保护与提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等。

(三)师资配备

按照《市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培训计划》,扎实开展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计划聘请农业科技学院等教授授课。

(四)时间安排

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按照累计培训不低于5天(40学时)的要求。

(五)班级管理

为强化培训管理,保证培训质量,将建立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一是选好配强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二是成立班委会,选配好班委会成员;三是以乡镇街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指定农业站专人任组长,负责整个培训期间的学员管理。

(六)资金及使用

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任务186人,国补资金22.32万元。累计5天的集中培训,按人均1200元标准进行补助。按照“钱随事走”的原则,高素质农民培训资金主要用于农业农村部门及培训机构、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全过程的支出。主要包括招生、学员学习用品教材费耗材费、学员培训食宿交通、租车、参观,租用场地、宣传以及管理人员差旅费、教师讲课等培训的支出。

差旅费、会议费和培训费有关问题可参照吉财党群〔〕162号文件、吉财党群〔〕1059号文件执行。

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培训预算223200元,其中课堂培训及实训支出165200,参观交流支出58000元。

严格执行《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实施方案》规定使用培训补助资金。

1、加强组织领导。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开展好年度培训工作。

2、创新培训模式。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做到“一班一案”,建立指导员制度。注重实践技能操作,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推进信息化手段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中的应用。

3、强化培训管理。一是采取班组联合办学模式,在教学班内以乡镇街为单位设立学习小组(乡镇街教学班)指定专人进行培训管理;二是建立系统、规范的培训档案。充分利用电脑进行管理;三是严格按照省里制定的管理规范进行日常操作。

关于培育豆苗心得体会总结二

到目前为止,肇庆市共有认定农业龙头企业259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7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62家。

1、政府重视政策扶持

中共肇庆市委办公室、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肇庆市实施现代农业发展“611”工程五年(-)行动方案》其中主要目标:“(三)新增10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并提出了十大惠农扶持政策,四大实施保障措施,切实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发展。

2、认真落实及制定《认定与监测管理办法》

认真学习落实《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及《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认定与监测办法》,制定《肇庆市农业龙头企业申报认定与监测管理办法》并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切实关于做好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认定工作的通知》(粤农农办〔〕109号)下文《关于转发省农业农村厅的通知》(肇农农函〔〕93号)督促所属县(市)区制定《认定与监测管理办法》,并根据已有的办法认定和监测管理各级农业龙头企业。规划和指导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发展。

3、加强指导和服务,加快构建新型助农服务体系。

大力培育发展多元化助农服务主体,鼓励建立集农技服务、信用评价、保险信贷、产品营销于一体的公益性、综合性农业公共服务组织。成立农技推广服务驿站,结合广东省科技特派员系统,组织省、市、县农技及农业政策专家强化技术及农业政策指导工作,主动经常与企业或种植大户、经营合作社沟通联系,指导生产宣传政策,促进企业间的经验交流,合作共赢。

4、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申报工作的宣传,组织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

摸底调查我市农业企业情况,组织各县市区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申报政策、申报条件、申报程序的宣讲宣传,积极扶持组织符合申报条件的农业企业申报,不设门槛、积极服务、落实举措积极发展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培育工作深入发展。

5、引导农业生产单位根据自身生产特点成立农业企业,培育发展成为新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现有农业龙头企业。《“611”工程行动方案》专门制定了扶持政策:“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奖励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品牌战略实施”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大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提升综合实力。打造一批上市农业企业、重点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龙头企业。

1、我市以完成《“611”工程行动方案》要求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65%的好成绩完成了度肇庆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任务。“611”工程要求我市度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其中省级7家,市级13家。我市实际于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3家其中省级13家,市级20家。

2、肇庆市高要区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组建研发中心,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产品更新换代,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恒兴、振业等企业开发研制功能食品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方便式盒装酸菜鱼等健康食品已进入多省市场。

《肇庆市实施现代农业发展“611”工程五年(-)行动方案》针对农业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各县市也针对当地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金融扶持措施,现简单列举如下:1、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对当年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给与一次性补助100万元、50万元、10万元。2、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每年安排1000万元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业。3、奖励农业科技创新,对当年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获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二、三等奖的单位和个人在省奖励的基础上分别给与一次性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对获得肇庆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一、二、三等奖的单位和个人分别给与一次性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3、推动品牌战略实施。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30万元、15万元的奖励。对首次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10万元。4、奖励农业招商引资。奖励引荐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引荐人,对引荐到我市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引荐人,且实际投资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按实际投资额3‰奖励项目引荐人。每个项目的奖励金不超过200万元。5、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基金。6、加大的农业企业的融资扶持。6、加大农业政策保险保障力度。

1、我市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知名品牌不多,广东省名牌(农业类)产品48个和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数量6个,分别排全省第15和16位,尚无国家级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特殊农产品未能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经营。

2、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较低,产业链条短。我市农业目前仍以传统种养业为主,农业生产以初级农产品为主,精深加工和流通企业不多,加工深度不足,缺乏辐射范围广、交易规模高的批发市场。

3、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农业融资难,制约瓶颈多。地方财政资金扶持有限,省、市、县项目资金有限、扶持资金不多,门槛高,申报难。加上贷款信贷政策瓶颈难以突破,农业生产贷款难、担保难,资金短缺成为大多数经营主体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二是农村产权流转改革不彻底。农村土地、林地等产权还不够明晰,加之涉及农户多,农民产权流转意愿不统一,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等难以流转,加上我市是传统农业市,农民对土地依赖程度较高,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小,部份农民诚信意识不强,随意毁约现象时有发生,租期不稳定;流转期限普遍偏短,形成经营主体对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灌溉修建、地力培肥改造等不敢过多投入,土地优化使用程度不高,集中连片规模生产经营难。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也使生产经营管理建设用地难落实。县级农业龙头企业认定未能像省市农业龙头企业认定进行财政资金奖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申报的积极性。

4、规划引导不够。多数农业产业化行业的发展存在先建设后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的问题,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前瞻性,中长期发展空间不足。部分农业企业对于财务规范管理意识不强,资金支出和营收情况未能在公帐上充分体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创建和龙头企业的认定的进度。

1、我市计划完成2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新增培育认定任务,其中省级以上农业龙头龙头企业8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7家。

2、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形成稳定的产供销关系。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参与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经营。加强企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通过企业带动,在“一村一品”生产、村企合作经营等方面开展合作。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结合“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活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

4、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积极推行农产品生产环节全程监控,建立农产品生产、流通各环节的档案追溯制度、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支持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法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把好产品准出关,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管理。

5、提高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鼓励科研院所或者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参与农业龙头企业经营,加快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6、落实扶持措施。一是因地制宜制定一系列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

7、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名牌发展战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树品牌创名牌,实施品牌战略和外向型发展战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关于培育豆苗心得体会总结三

尊敬的×市长,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区“四上企业”培育有关工作作简要汇报。为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始终坚持“在库企业抓增长、达标企业抓入库、规下企业抓培育、新建企业抓跟踪”的总体思路,把培育壮大四上企业规模作为优化存量、提升增量、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在领导推进机制、政策激励措施、发展要素保障、优化审批流程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四上”企业培育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区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四上”企业培育工作领导小组,把“四上”企业培育工作与脱贫攻坚、项目投资、产业发展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常态化强力推进。二是建立企业联系机制。坚持区级领导、重点部门联系企业制度,“一企一服务团队”,全面落实“减负增效”各项政策,确保企业稳健经营、满负荷生产。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培育“四上”企业工作,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推进工作机制。

一是加大正面宣传。针对企业融资难、经营难、配合度低、“身份”限制等问题,组织区级部门专题研究创造条件解决问题,积极正面引导,转变企业观念,提升企业配合度。二是加大企业奖励力度。我们出台了《×区“四上”企业培育奖励办法》,对新入库、进规企业当年每户奖励×万元、对当年营业额和产值上台阶企业分别给予×万~×万元的奖励,在财政、税收、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便利。对项目投资、招商引资、企业扩大经营规模、体系建设、“个转企”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三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支持鼓励企业品牌建设,获广元市知名品牌的,区政府奖励×万元。,累计奖励企业×家、奖励资金×万元,充分调动了企业积极性。

一是建好“三本台账”。精准建立在库企业、新开业企业、临近入库标准企业“三本台账”,明确“四上”企业、“四下”企业、新成立企业等培育要求,建立优势骨干企业、重点培育企业和新入库进规企业以及新成立企业培育台账,逐一分类指导。二是建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按照“四个一批”要求,对已经入库进规的,重点抓好企业的生产和扩能,不断培育壮大一批;对接近“四上”标准的,重点培育,及时申报入库一批;对已经达到或即将达到“四上”标准的企业、个体户,积极引导转为企业法人,不断培育发展一批;对于新建或新成立、招引的企业,做到及时发现、动态跟踪一批。截止目前,我区累计培育“四上”企业×户。三是强化入库申报指导。严把材料审核关、数据质量关和企业申报关,对入库企业的形象打造、证照办理、财务税务资料和批复备案文件等进行重点指导,确保实现扶持培育一户、入库进规一户。

一是强化要素保障。及时做好生产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地协调服务工作,加快电力、油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企业直购电试点、富余电量消纳、直供气等政策。加快重点企业“煤改气”进程及集中供热项目建设,企业用能成本持续降低。×物流公司成为全市第一家第三方物流集团公司,×铁路羊木货运站年吞吐量达×万吨,×物流港中转仓储项目加快建设,企业运力保障持续加强。二是优化发展环境。深入实施“双提双破”专项行动,大力推行马上办和“一窗进出”并联审批,简化企业办证行政审批流程。强化“银企”对接,努力为中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今年以来,累计为×粮油、×金矿等×余家企业融资×余万元。全面落实企业减税降费措施,今年以来,全区“四上”企业累计减免税费×万元。

回顾工作,我们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发展不均衡;二是企业个数少;三是企业规模小;三是企业进规慢;四是企业进规慢。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尤其是×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因企施策,勇于创新,不断加强全区“四上”企业培育,努力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发言完毕。

关于培育豆苗心得体会总结四

到目前为止,肇庆市共有认定农业龙头企业259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7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62家。

1、政府重视政策扶持

中共肇庆市委办公室、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肇庆市实施现代农业发展“611”工程五年(-)行动方案》其中主要目标:“(三)新增10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并提出了十大惠农扶持政策,四大实施保障措施,切实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发展。

2、认真落实及制定《认定与监测管理办法》

认真学习落实《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及《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认定与监测办法》,制定《肇庆市农业龙头企业申报认定与监测管理办法》并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切实关于做好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认定工作的通知》(粤农农办〔〕109号)下文《关于转发省农业农村厅的通知》(肇农农函〔〕93号)督促所属县(市)区制定《认定与监测管理办法》,并根据已有的办法认定和监测管理各级农业龙头企业。规划和指导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发展。

3、加强指导和服务,加快构建新型助农服务体系。

大力培育发展多元化助农服务主体,鼓励建立集农技服务、信用评价、保险信贷、产品营销于一体的公益性、综合性农业公共服务组织。成立农技推广服务驿站,结合广东省科技特派员系统,组织省、市、县农技及农业政策专家强化技术及农业政策指导工作,主动经常与企业或种植大户、经营合作社沟通联系,指导生产宣传政策,促进企业间的经验交流,合作共赢。

4、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申报工作的宣传,组织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

摸底调查我市农业企业情况,组织各县市区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申报政策、申报条件、申报程序的宣讲宣传,积极扶持组织符合申报条件的农业企业申报,不设门槛、积极服务、落实举措积极发展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培育工作深入发展。

5、引导农业生产单位根据自身生产特点成立农业企业,培育发展成为新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现有农业龙头企业。《“611”工程行动方案》专门制定了扶持政策:“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奖励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品牌战略实施”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大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提升综合实力。打造一批上市农业企业、重点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龙头企业。

1、我市以完成《“611”工程行动方案》要求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65%的好成绩完成了度肇庆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任务。“611”工程要求我市度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其中省级7家,市级13家。我市实际于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3家其中省级13家,市级20家。

2、肇庆市高要区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组建研发中心,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产品更新换代,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恒兴、振业等企业开发研制功能食品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方便式盒装酸菜鱼等健康食品已进入多省市场。

《肇庆市实施现代农业发展“611”工程五年(-)行动方案》针对农业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各县市也针对当地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金融扶持措施,现简单列举如下:1、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对当年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给与一次性补助100万元、50万元、10万元。2、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每年安排1000万元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业。3、奖励农业科技创新,对当年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获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二、三等奖的单位和个人在省奖励的基础上分别给与一次性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对获得肇庆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一、二、三等奖的单位和个人分别给与一次性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3、推动品牌战略实施。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30万元、15万元的奖励。对首次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10万元。4、奖励农业招商引资。奖励引荐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引荐人,对引荐到我市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引荐人,且实际投资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按实际投资额3‰奖励项目引荐人。每个项目的奖励金不超过200万元。5、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基金。6、加大的农业企业的融资扶持。6、加大农业政策保险保障力度。

1、我市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知名品牌不多,广东省名牌(农业类)产品48个和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数量6个,分别排全省第15和16位,尚无国家级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特殊农产品未能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经营。

2、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较低,产业链条短。我市农业目前仍以传统种养业为主,农业生产以初级农产品为主,精深加工和流通企业不多,加工深度不足,缺乏辐射范围广、交易规模高的批发市场。

3、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农业融资难,制约瓶颈多。地方财政资金扶持有限,省、市、县项目资金有限、扶持资金不多,门槛高,申报难。加上贷款信贷政策瓶颈难以突破,农业生产贷款难、担保难,资金短缺成为大多数经营主体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二是农村产权流转改革不彻底。农村土地、林地等产权还不够明晰,加之涉及农户多,农民产权流转意愿不统一,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等难以流转,加上我市是传统农业市,农民对土地依赖程度较高,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小,部份农民诚信意识不强,随意毁约现象时有发生,租期不稳定;流转期限普遍偏短,形成经营主体对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灌溉修建、地力培肥改造等不敢过多投入,土地优化使用程度不高,集中连片规模生产经营难。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也使生产经营管理建设用地难落实。县级农业龙头企业认定未能像省市农业龙头企业认定进行财政资金奖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申报的积极性。

4、规划引导不够。多数农业产业化行业的发展存在先建设后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的问题,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前瞻性,中长期发展空间不足。部分农业企业对于财务规范管理意识不强,资金支出和营收情况未能在公帐上充分体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创建和龙头企业的认定的进度。

1、20xx年我市计划完成2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新增培育认定任务,其中省级以上农业龙头龙头企业8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7家。

2、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形成稳定的产供销关系。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参与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经营。加强企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通过企业带动,在“一村一品”生产、村企合作经营等方面开展合作。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结合“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活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

4、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积极推行农产品生产环节全程监控,建立农产品生产、流通各环节的档案追溯制度、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支持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法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把好产品准出关,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管理。

5、提高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鼓励科研院所或者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参与农业龙头企业经营,加快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6、落实扶持措施。一是因地制宜制定一系列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

7、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名牌发展战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树品牌创名牌,实施品牌战略和外向型发展战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关于培育豆苗心得体会总结五

年,民乐县根据省农业农村厅《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甘农科发〔〕9号)、《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万人培训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农发〔〕84号)、省农办等11个部门单位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甘农发规〔〕6号)精神要求,研究制订了《民乐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本着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人才队伍的目标,结合以往培训工作经验,讨论确定了“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弱项,加强部门协作、落实培训对象,创新培训模式、突出培训质量”的工作思路,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较好的完成了年度培训任务。

,省上下达我县高素质农民培育资金40万,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100人。根据培训要求,确定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项目唯一的培训机构,安排下达了培训任务,并按要求对培训工作进行了全程监管。

培训自11月份开始,共举办两期3个培训班,共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104人,占任务的104%。通过培训,打造了一支理念创新、运行规范、能力超群、产业盈利的合作社带头人队伍,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一)精心调查研究,科学制订计划

调查研究是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成立领导小组、研究制订调研方案,结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回访,组织力量进行了调查研究。就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薄弱环节,培训时间、培训形式等意愿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成人教育培训特点,研究制订了《民乐县高素质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班一、二期培训计划》,就培训模式、具体形式、课程设置等重点内容做了科学合理安排,做到靶向精准、有的放矢。

(二)创新培训模式,组织落实学员

现阶段,组织落实符合条件的农民参加培训具有很大困难。培训学员能否“选得准”、“组织得来”、“留得住”是培训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难点所在,也是培训工作能否顺利实施的基础。为此,我们重点从从以下方面入手做好此项工作。

一是在学员选择上,我们突出抓好合作社带头人的遴选。现阶段,随着土地流转已成常态的情况下,我县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以务工为业,农业发展的重任已落到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身上。选准以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对象,是培训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今年,我们从5月开始,组织开展了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其他农业从业者为辅的摸底调查,加强协调联系,进一步摸清底数,通过调查摸底,共摸出农民专业合作社560户,其中符合条件的380户;家庭农场60户,将培训对象信息纳入学员信息库,为实现精准培训打好基础。同时,对前来参加培训的学员实行村级推荐、镇上审核和县农村经营指导站把关的三级审核方式,尽可能把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带头人选入培训班。二是在组织学员参加培训上,我们通过加强部门协作来组织学员参加培训。通过继续加强与组织、镇村等部门单位的联系沟通,借助他们在对合作社日常管理、技术服务、项目申报、优惠政策落实等方面的职能优势,来组织学员集中参加培训。三是在留住学员坚持完成培训任务上,通过创新培训模式,科学设置培训内容等方式吸引学员完成培训。针对高素质农民15天培训的时间,以及农民听课坐不住、到课率不高、不能够坚持按时完成学业的现象,我们调研发现:主要存在我们的培训意愿与农民培训需求之间的矛盾、培训模式的单一和农民对多样性培训需求之间的矛盾、培训内容与实际生产不符之间的矛盾,以及农民对眼下现实利益的诉求与教育培训成效缓慢之间的矛盾叠加在一起,出现了上述学员被动参加培训的现象。为此,今年,在总结以往培训经验的基础,我们继续大胆尝试,继续通过创新培训模式、科学设置课程内容来吸引留住培训对象,使其按时参加培训,推进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方面,我们通过把课堂培训与参观考察、座谈讨论、研讨交流、经验介绍、现场教学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穿插交替进行,不断激发学员学习兴趣,让学员始终处于一种情绪饱满的学习状态之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切实增强学习效果,提升培训质量。多年来,我们培训对象一直在埋头抓生产,很少有机会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外面农业发展的现状,致使思想落后、思维僵化、市场意识不强,导致生产盲目跟风,农产品卖不上个好价钱,农业一直都在丰产不丰收的泥潭了挣扎徘徊。为此,我们通过设置外出参观环节,以此来吸引学员,把他们带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不仅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兴趣、启迪了思维、鼓舞了干劲,还进一步增强他们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安排学员参观了我省白银、陇西、渭源、宕昌、两当、榆中和陕西杨凌等省内外区县的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新业态等发展现状,学员精神振奋、情绪高昂,反映热烈。为及时把学员参观学习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内心震撼的成果转化为实际效果,安排学员撰写心得体会,组织学员相互交流各自学习收获,介绍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共同探讨面对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实现路径,在巩固学习成果的同时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培训效果。

另一方面,针对合作社带头人普遍拥有一定的生产技术、技能和经验,但缺乏规模经营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管理水平和市场销售知识,导致生产成本过高、收益不明显。为此,在课程设置上,重点安排了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和运营、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期货经营、市场营销等知识的专题讲座。聘请的教授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在课堂上,授课老师被学员渴求知识的眼神和寂静有序的环境所感染,讲的神采飞扬、激情四射,学员听得群情振奋、激动不已。课后学员纷纷围在老师周围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学员问得多,老师讲得细,场面异常热烈。

如今,组织人员参加培训已出现可喜的变化:组织学员外出培训已获得绝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欢迎,在社会上已形成良好的反响。今年两期培训共有43名学员全部闻讯主动前来报名参加。占任务43%。

(三)严格培训程序,扎实组织实施

一是强化班级管理。针对培训时间长、学员管理难的实际,在总结以往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健全完善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班级管理制度,将工作人员分成若干小组,负责学员日常管理、资料采集、后勤服务等工作。加强与县农村经营指导站、镇协调配合,尽量取得他们的支持,协助中心做好学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安全管理,一方面为每一位学员购置了人身简易安全保险。另一方面在培训每一个环节都设置了安全管理教育内容,时刻提醒学员加强自我安全意识;在赴外参观学习中,通过与学员个人、客车公司签订安全协议,进一步明确了各自安全责任,强化了学员安全防范意识,确保了出行安全。坚持培训工作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相结合,制订《农民教育培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制度》,严格将体温监测、场地消毒和通风、安全间距、佩戴口罩等常规防控措施落实到日常培训,确保培训安全有序。

二是健全档案资料。按照统一规范、资料齐全、装订结实、直觉美观的要求,根据工作流程,本着每一项工作和每一培训环节都有印证资料的原则,搜集整理齐全各类培训档案。特别是影像资料的建立,填补了事后因时间过长而培训真实性无法证明的空白。

三是严格财务管理。严格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开设专门账户,坚持专款专用,确保每一份钱都用到培训学员身上。在规范财务运行上,我县实行了中心财务由县财政会计核算中心集中管理、统一记账、财务报账的项目资金运行方式,由专业财务机构监督并规范资金的使用,项目单位实行报账,确保了项目资金安全运行。同时,我县确定了项目资金的使用程序,在每一次培训前,先提出培训计划或方案,再拟定培训预算表,交财政核算中心审核后再实施,使得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有理有据、花得其所。

(四)强化项目意识,加强舆论宣传

为了突出工作成效,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宣传:一是强化项目意识。从培训班开始,每天通过问答方式和宣讲方式强化项目意识宣传,将宣传贯彻培训全过程,使项目意识在学员中入心入脑、落地生根。二是编印宣传册。培训班每人发放一份包括民乐县高素质农民培育指南,让学员在了解课程设置和行程安排中加深了对项目的了解,突出了宣传主题。三是及时宣传报道。每期培训从培训前的准备到培训实施及后续工作,都安排工作人员及时将培训信息或优秀学员宣传在《西部民乐》网及其他媒体上予以报道,全年共发表各类培训信息11篇。四是表彰优秀学员。对每期参加培训的学员根据其到课率和其他现实表现,通过学员推荐和班委会认定,确定为优秀学员,进一步激发了其他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项目意识深化的作用。共表彰奖励优秀学员11名。

(五)建立服务机制,灵活服务方式

针对参训学员居住分散、经营内容和方式不同、规模不一等情况,我们研究制定了《民乐县高素质农民培育跟踪服务实施方案》,建立了以帮助解决共性问题为主、个性问题为辅的帮扶工作机制,形式上突出实效、灵活多样,全年跟进。

一是建立qq微信群。安排专人负责,不定期发布涉农政策、信息和技术,提供服务;同时,及时了解和掌握服务对象生产情况和需求,反馈给我们,为有针对性给予帮助提供依据。至目前,共发布各类政策信息12篇,为学员及时了解相关政策信息和技术、帮助其发展生产提供了指导。二是邀请专家指导。不定期聘请中药材、食用菌、马铃薯、高原夏菜、设施果蔬等产业和农产品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不定对学员进行现场指导和集中讲座,为学员解疑释惑、提供帮助。三是其他服务。电话回访、入户座谈等形式,了解掌握学员生产状况和实际需求,借助12316信息服务平台、云上智农app系统和部分专家资源,给予及时的指导帮助。

(一)因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培训工作进展缓慢,影响了全省进度;

(二)经验总结和典型宣传还需进一步深入系统。

建议:将培训完成时间恢复到次年3月底之前,利于培训对象遴选的准确性和培训时间安排的科学性。

如果觉得《培育豆苗心得体会总结 种植豌豆苗收获和感想(五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