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减肥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减肥网 > 解决事 还是解决人?

解决事 还是解决人?

时间:2022-07-02 10:35:49

相关推荐

解决事 还是解决人?

一起来读《资治通鉴》

No.230

.10.11

会皝上表称:“庾氏兄弟擅权召乱,宜加斥退,以安社稷。”又与庾冰书,责其当国秉权,不能为国雪耻。冰甚惧,以其绝远,非所能制,乃与何充奏从其请。

《资治通鉴·卷九十六·晋纪十八》

前面三篇文章,我们对慕容氏成败兴亡的整个过程做了一个大体上的梳理。然而在慕容氏的历史中,还有很多小细节值得探讨——其中,不乏一些勾心斗角与阴谋诡计。

英雄们的壮行固然令人热血沸腾,但隐藏在暗中的政治斗争,却也充斥着冰冷无情。有时候,朝堂之上的尔虞我诈甚至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还要来得更简洁有效。

因此今天,我们不妨就来聊聊慕容氏的这个“燕王”是怎么来的。

晋成帝咸康七年,朝廷派使者至辽东,封慕容皝为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州牧、大单于、燕王。这些官爵,并不是朝廷大方,主动封赏的,而是慕容皝派了一个人去建康跟朝廷要来的——并没有拿东西换,就是空口白牙要来的。

这个小故事其中的奥秘以及背后的玄机,颇值得一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此之前,慕容皝在东晋朝廷的官爵是征北大将军,但这并不是慕容皝安身立命的全部,在与东晋朝廷保持热络的同时,慕容皝与后赵也一直暗通款曲,私下里联络不少,因此在后赵朝廷里,慕容皝也有一份官职。

只是随着慕容氏势力逐渐壮大,与后赵发生龃龉在所难免,双方终于因为某件事翻了脸。

在后赵的话语体系里,慕容皝的这种行为,当然就是反叛。但很明显,慕容皝并不愿意背这口锅。因此这种时候,慕容皝就很需要东晋朝廷给他一份体面的爵位了,这样才能让他在与后赵开战时师出有名。

基于这个目的,慕容皝在自称燕王后,又派出使者渡海南下,到东晋的首都建康去讨要名分——他想要朝廷给他的爵位和职位,是“燕王、大将军”。

对于东晋朝廷的王爵,慕容氏其实垂涎已久。

当年慕容皝的父亲慕容廆还在世时,就曾经向东晋的实权派人物陶侃写信,希望陶侃能上书朝廷,推荐加封他王爵,只是被陶侃轻飘飘的一封信就给打发了:你想要爵位,那就拿军功来换呗。

彼时慕容廆尚在对手的夹缝中求生存,一点都看不出来是支潜力股。慕容廆自己军事能力也一般,因此这件事也就没有了下文。

如今基业传到慕容皝手上,慕容氏实力已经壮大,基本上消灭了东北亚的其他势力。这种时候,是不是就有资本去跟东晋朝廷再谈一下这个事了呢?

慕容皝的使者刘翔于是几经辗转,终于到达建康城,见到了晋成帝。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时,东晋朝廷的那些著名执政,如王导、陶侃等,已经全部故去。如今执政的,是庾冰。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庾亮的弟弟——这个身份,将对事件的后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刘翔在见到晋成帝后,提出了慕容皝索要的爵位和职位:燕王、大将军。但朝廷很快就给出明答复:不行。

理由有两条:第一,大将军不处边;第二,自汉、魏以来,不封异姓为王。大将军应该在朝中坐镇,没有身处边疆的道理;而且自汉、魏以来,异姓不得为王。

这两条理由是怎么来的?史书上说,是“故事”,也就是说“历来如此”。

但“历来如此”是习惯,不是原则,更不是规定。东晋朝廷以此来回复刘翔,很明显就是不想接受慕容皝的索要,所以才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搪塞:历来习惯如此,我们就还是不要打破了吧!

这就好比你在一个饭局上被劝酒,然后你推辞说“我不喝酒”。这种客套的推辞,有用没有?当然没有。但这种事,从来就没有一个回合定胜负的。你不能一上来就把杀手锏露出来,总归要先出几招试探一下,然后看对方的反应再作回击。

果然,刘翔根本就没有被吓到,他很快也提出了自己的反对理由:

首先,自刘渊、石勒构乱天下以来,你们中原人士就没有一个能“攘臂挥戈、摧破凶逆”的。只有我们慕容将军父子在北境独立坚持,抗击仇寇。功业如此,为何不能封王?

其次,我也给你们讲讲历史:当年刘邦封韩信、彭越为王,如此才有后来的一统天下;反倒是项羽,吝惜名器,最终免不了败亡的结局。

这些话讲完后,刘翔又往上拔了拔高度: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朝廷啊!朝廷如此不辨是非,不能尊崇事功,不能奖掖忠义,只怕会让四海离心!

这一番话又是摆事实又是讲道理,最后还挥舞了一下道德的大棒,简直让朝廷的大臣们猝不及防。大家都没想到刘翔这么能打,瞬时吃了个暗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接下来,东晋一方由尚书诸葛恢出场。

在内部讨论中,诸葛恢的发言始终秉持现实主义的观点:“夷狄相攻,中国之利。惟器与名,不可轻许。”

朝廷授予慕容皝官爵,为的是什么?其实就是朝廷安抚夷狄的手段。说白了,慕容皝跟后赵的石虎能有多大区别?让他们相互争斗,对朝廷来说其实是好事,这个我们应该鼓励。只是至于鼓励的方式应该再讨论,名爵和职位一定是不能轻易给的。

本着这个原则,诸葛恢当面质问刘翔:

就算你们的慕容将军能除掉石虎,那他自己不也成了另一个石虎吗?这样朝廷能得到什么好处?

言下之意就是,你所谓的为朝廷剪除仇寇云云都是虚的,朝廷压根就得不到好处,为什么要答应你的请求?

诸葛恢这番话说得很不客气,但他也有这么说的资本:他和刘翔沾着亲,是刘翔的姐夫。

而且他说的也是事实。慕容皝夺了石虎的地盘后,真的会还给东晋吗?当然不可能。朝廷很清楚刘翔就是慕容皝派来骗官爵的,现在的问题无非只是如何体面的把他们打发走而已。

而既然诸葛恢这么不留情面,那刘翔也就有上纲上线的理由了:

我们慕容将军枕戈待旦,夙兴夜寐,立志殄除凶逆,怎料你们竟然如此蛊惑陛下,离间忠臣!四海动荡如此,就是因为你们这群奸臣在祸乱天下啊!

面对诸葛恢的指责,刘翔绝不承认,还反咬一口,说诸葛恢是在离间忠臣。

事已至此,双方就算是彻底谈崩了。彼此目标相差太大,根本就达不成任何有效共识。刘翔空口白牙就想套个王爵回去,朝廷却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事情便搁置了下来。

刘翔被晾在了一边,之后虽然又翻来覆去,但朝中大臣始终就这么个态度。而且朝廷也不怕拖,如此反反复复的,刘翔在建康一待就是一年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翔决定换条路试试。

这一次,刘翔找上了宦官彧弘。通过让彧弘做传声筒,刘翔把一些话直接带给了晋成帝。

这些话的核心逻辑,总结起来就一条:

如今我请求朝廷加封慕容将军,朝廷百般拖延。但在石虎那边,人家却早早就开出了价码。

慕容将军一直以来都觉得石虎不是正统,所以久久不愿同意。但如果朝廷一直是这个态度,我们就不得不考虑那边的提议了。

话传到晋成帝耳朵里,晋成帝有些动摇了。

现在慕容皝摆明了要给自己弄一个王爵,不是东晋给,就是后赵给。而这个王爵其实并不值什么钱,慕容皝是不会真的到朝廷里来任职或拿工资的,朝廷就算给出去也少不了什么。

而且与此同时,封慕容皝为燕王,还能显得朝廷王化泽被四野。

如此算下来,这还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然后,慕容氏又放出了

真正的大杀招:

慕容皝给晋成帝上了一封奏折,奏折里对自己的事只字未提,而是全在讲执政的庾氏兄弟(指庾冰、庾翼兄弟。当时,庾冰在朝中执政,庾翼身处外任。关于庾氏兄弟执政的具体细节,我们会在下篇介绍)。

奏折说,庾氏兄弟擅权秉政,招致祸乱。为了江山社稷,希望朝廷能把他们黜退。(“皝上表称:‘庾氏兄弟擅权召乱,宜加斥退,以安社稷。’”)

然后,慕容氏又写信给庾冰,把上面这些写给皇帝的话复述了一遍。

庾冰突然就慌了。史书上说,“冰甚惧,以其绝远,非所能制,乃与何充奏从其请。”庾冰很是害怕,因为慕容皝身在遥远的北方,不是他能控制得了的。所以他与何充一起上奏,劝晋成帝答应慕容皝索要王爵和大将军职位的请求。

最终,朝廷“以慕容皝为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州牧、大单于、燕王”。

慕容皝终于心愿得偿。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的文章,我们不妨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慕容皝的这封奏章能有这么大作用?

表面上看,是因为庾冰害怕了,所以同意慕容皝的请求。但这个理由实在太过牵强,庾冰又不是三岁小孩子,为什么会被一封千里之外的信吓到?

只有联系庾氏兄弟执政的前因后果,事情才容易理解。

庾氏兄弟虽然能够执政,但其中硬伤颇多。

首先,他们的权力乃是其兄庾亮的遗泽。当年王导死后,庾亮顺势接替王导执政。他将兄弟们纷纷委以重任,由此庾冰、庾翼兄弟才能逐渐接管朝政。但问题是,庾亮自己当年也是有硬伤的——几年前,因为庾亮执政时的行政失误,导致了苏峻之乱,朝廷元气大伤。

此外,庾氏是外戚出身。在经过东汉近两百年的政治实践后,外戚的名声几乎已经如过街老鼠一般,并不被时人所信服。

一年前,庾亮病逝,庾氏兄弟顺势补位。但两人并没有什么重大功勋,而且执政时日尚短,地位并不稳固。

这才是庾氏兄弟会害怕慕容皝千里之外奏章的真正原因:虽然慕容皝的奏章本身并没有威力,但这一旦被政敌利用,就会变成一件大杀器。

庾氏兄弟在执政根基并不稳固的情况下还能充任其中,除了有兄长的遗泽外,还因为这是朝廷各个势力之间妥协与平衡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家族之间就没有矛盾,不喜欢庾氏兄弟的大有人在,慕容皝的奏折递上去,正好能给这些人一个攻击庾氏兄弟的口实。

对于这种从远处飞来的“暗箭”,

庾氏兄弟根本就没有办法提防。

这里不妨用职场来打个比方:

你们单位有一名主管,平时生活作风不大检点,与多名女性保持着不正当关系。但是这个主管比较强硬,因此单位里也就没有人敢拿这个说事。

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时候,偏偏就有个同事冒了出来,不仅见谁就跟谁聊这事,还动不动就捅到上级领导那里。

主管当然恨得牙痒痒,但却无能为力。因为这个大嘴巴不仅软硬不吃,后台还很强硬。主管没办法把人给挤走,只能放任他在眼皮子底下,不断的给自己塞苍蝇。

对于主管来说,这种大嘴巴是很恐怖的存在。他这么到处广而告之,总有一天会引起纪委的注意;就算纪委没注意到,也总会被另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给捅到纪委那里。那时候,自己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更可怕的,是这种大嘴巴还会被政敌当枪使。自己无论有什么丑事或污点,都会被人透露给这个大嘴巴,然后所有人就都知道了。

用不了多久,主管的名声,甚至于仕途,就算是彻底完了。

面对这种情况,主管最好的办法就是服软,跟大嘴巴好好聊聊,看看人家到底有什么诉求和条件,然后满足他,让他闭嘴。

请注意!注意!注意!这种大嘴巴不是谁都当得了的,有志于学习此道的童鞋请谨慎:

如果没有强硬的后台,又或者有把柄在对方手中,那么千万慎用。

慕容皝干的,就是这种大嘴巴的事,反正大家隔着千山万水路途遥远,庾氏兄弟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完全可以肆无忌惮的上奏章抨击,心情好了写一封,心情不好再写一封。甚至于奏章里的污点是不是真实的都不要紧,反正庾氏兄弟的政敌们要的就是这么一杆枪,而慕容皝也乐得给这些别有用心的人当枪。

谁让你们兄弟之前为难我来着。

对此,庾氏兄弟根本就没有好的对策。奏章来自于千里之外,他们鞭长莫及。而只要慕容皝这么孜孜不倦地写下去,就总会有人跳出来接慕容皝的话头,揭他们兄弟的伤疤。

再退一步,庾氏兄弟执政仅一年,也不希望有人这么肆无忌惮地大唱反调。毕竟新领导上台,总归还是希望有一个安定祥和的环境的,谁也不希望这种刺头动不动就出来刷一下存在感。

基于这些考虑,庾氏兄弟最终做了妥协。

如果觉得《解决事 还是解决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