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减肥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减肥网 > 关于乙肝 那些你必须知道的事儿!

关于乙肝 那些你必须知道的事儿!

时间:2020-12-12 17:19:01

相关推荐

关于乙肝 那些你必须知道的事儿!

1、什么是乙型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又称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

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病毒持续6个月仍未被清除者称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时的年龄,与是否会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新生儿和婴幼儿时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多无临床症状,但易转为慢性,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青少年和成年时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90%~95%可以自愈,仅5%~10%发展成慢性乙型肝炎。如果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其中一部分将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也可不经过肝硬化而直接发展成肝癌。因此,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定期检查身体。

2、乙型肝炎病毒是乙型肝炎的元凶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感染肝细胞。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含有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出现常伴随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可诱发人体产生表面抗体(抗-HBs) , 这是一种保护性抗体,也叫中和抗体,它能中和掉乙型肝炎病毒,保护人体免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就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它包裹病毒的核酸。乙型肝炎病毒进入肝细胞时,先脱去外壳,病毒核酸就进入到肝细胞核内,形成一个双螺旋的中间产物,叫cccDNA, 它的寿命较长, 在肝细胞核内可存活很长时期。乙型肝炎病毒以它为基础,可不断产生新的病毒。目前口服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只能抑制新的乙型肝炎病毒,但对在肝细胞核内的乙型肝炎病毒中间产物cc cDNA却不起作用, 因此, 只能等它自己慢慢消亡。这就是为什么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需要长期的抗病毒治疗。

根据病毒的基因的结构,目前乙型肝炎病毒分为A~I9个基因型,我国以C和B基因型为主。用干扰素治疗时,对C和D基因型的效果较A和B基因型差。同一个口服药物对不同基因型抑制病毒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别。

乙型肝炎病毒抵抗力较强,加热65C10小时、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汽都可以灭活乙型肝炎病毒。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等对乙型肝炎病毒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3、乙型肝炎流行情况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群中感染率差异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3.5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

中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为0.96%。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即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且出现肝损害的患者)约2000万人。

4、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但已自己恢复(自愈),还会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吗?

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但已经自愈,就不会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因此,不会有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肝硬化或肝癌的风险。但如果后来因其他疾病而用免疫抑制剂或抗肿瘤化疗时,因人体免疫力下降,一部分患者有可能发生活动期乙型肝炎,应引起注意。

如果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人体没有清除乙型肝炎病毒,则有可能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如果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其中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5、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等。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乙型肝炎病毒经血液传播主要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如白蛋白、球蛋白、凝血因子等)传播。自80年代以后,对献血员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筛查后,经输血或血制品传播已很少发生。目前乙型肝炎病毒经血液传播主要是通过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静脉内注射毒品等。此外,在修足、文身、扎耳环孔的过程中,如果消毒不彻底,也可传播。其他如共用剃须刀和牙刷,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被病人血液污染的医疗器具(如注射器)意外刺伤,也可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母亲生产过程中,多为在分娩时接触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母亲的血液或体液感染。自1992年我国实施对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已明显减少。

乙型肝炎病毒的性传播主要是通过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性较高。

乙型肝炎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共同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个宿舍、同一餐厅、同桌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

至今未证实乙型肝炎病毒可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

6、乙型肝炎会遗传吗?

乙型肝炎不会遗传给下一代。但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在生产过程中,可通过血液和体液将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给新生儿,但不是遗传。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立即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95%以上的新生儿不会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7、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和乙型肝炎病毒传播有关?

修足、文身、扎耳环孔、共用剃须刀和牙刷、静脉内注射毒品、有多个性伴侣等行为有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8、家庭中如果有成员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其他成员就会成为乙型肝炎高危人群吗?

乙型肝炎患者的配偶、子女及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都是乙型肝炎感染的高危人群。这主要是因为乙型肝炎可通过血液、性接触,以及在生活密切接触中有可能接触其血液和体液而感染。所以,乙型肝炎患者的家庭成员属于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需及时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做好乙型肝炎预防工作。

9、为什么医护人员是乙型肝炎感染的高危人群?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特别是从事外科手术或者血液检验人员),有时会直接接触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或意外刺伤,极易引起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以医护人员属于乙型肝炎高危人群。

10、为什么静脉注射毒品者是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

静脉注射毒品者经常与人共用注射器或针头,极易通过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因此,吸毒者属于乙型肝炎高危人群,需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避免与其他人共用注射器或针头,最好是戒毒。

11、乙型肝炎病人/病毒携带者在家里需要单独使用涤餐具吗?

不需要,乙型肝炎病毒不通过饮食传播。

12、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我国目前使用的乙型肝炎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包括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和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乙型肝炎疫苗(简称CHO乙型肝炎疫苗)口乙型肝炎疫苗的主要成分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即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蛋白,它不是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没有传染性和致病性,但可刺激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目前我国正式批准上市的乙型肝炎疫苗均能预防不同基因型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疫苗初次免疫时,全程需接种3针,也就是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和6个月分别注射第2针及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在通常情况下,3针疫苗全部打完后,才能完全有效。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的儿童和高危成年人群。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部位新生儿为臀部上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针乙型肝炎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

13、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的免疫预防

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即在新生儿的一侧臀部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时在另一侧臀部接种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也可在出生后12小时内,先接种1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第2针乙型肝炎疫

苗,再于出生6个月时接种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

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率为87.8%,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可显著提高母婴传播的阻断率。如新生儿单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由于产生保护性抗体较晚,不能及时中和在分娩时已从母体进入到新生儿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因此,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不如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高。如在出生后立即注射1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新生儿体内很快出现保护性抗体,可以中和从母体进入到新生儿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

但是,乙型肝炎病毒水平很高的母亲,新生儿即使用了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仍有5%~15%的婴儿可能发生母婴传播。此外,如果新生儿本身有遗传免疫缺陷,也会导致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失败。

14、意外接触含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后的预防

在意外接触含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①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水平大于10毫国际单位/毫升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②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水平低于10毫国际单位/毫升或不详者,应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 BIG)200~400国际单位,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

15、为什么新生儿要在出生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对新生儿于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之一。现在一些大中城市对孕妇已开始筛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但广大农村地区仍不筛查,且筛查试剂的灵敏度较低,有可能漏诊。同时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的“隐匿性乙型肝炎”,即使母亲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为阴性,但不能绝对保证不发生母婴传播;加之乙型肝炎疫苗安全性良好,因此,我国同意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对新生儿于出生24小时内普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来的经验证明,这一免疫策略是正确的。采取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后,我国9200万名儿童免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减少了约3000万例,与乙型肝炎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减少750万例。我国提前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至达到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的目标。

16、体重低于2000克(g)早产儿如何进行免疫预防?

如果母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其早产儿应在出生12小时内同时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各1针,于1月龄、2月龄和7月龄时各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加出生时1针乙型肝炎疫苗,共4针)如果母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是否阳性不详,其早产儿于出生12小时内也需同时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各1针,并检测母亲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如果母亲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则于1月龄、2月龄和7月龄时各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加出生时1针乙型肝炎疫苗,共4针)。如果母亲血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则于1月龄和6月龄时各注射1针乙型肝炎疫苗。

17、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前是否需要筛查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自1982年全球实施乙型肝炎疫苗普遍接种以来的实践证明,该疫苗在接种前不需要筛查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这是安全的。

18、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不产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怎么办?

首先应向专科医生咨询,分析可能的原因。

对完成3针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确实不产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者,可用原来的乙型肝炎疫苗和剂量再接种3针;或接种1针60微克(p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于第2次接种3针或针60微克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如仍为阴性,可再接种1针60微克乙型肝炎疫苗。

19、接种全程乙型肝炎疫苗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转为阴性,是否需要再接种?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产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者,其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随着时间延长,接种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有一部分人甚至检测不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如果不是乙型肝炎高危人群,不需要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但如果是高危人群,因他们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性较高,当他们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转为阴性时,最好再加强1针乙型肝炎疫苗。

20、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为什么不产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不产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①疫苗剂量不足;②免疫功能发育不健全或有免疫功能障碍;③近期患有影响人体免疫功能的疾病(如水痘、伤寒等),或正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病人;④现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但是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⑤由于储存条件差等原因,造成乙型肝炎疫苗失效。

21、乙型肝炎的疾病的自然过程

人类可以在婴幼儿期或青少年和成年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在婴幼儿时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的疾病过程一般可人为地划分为4个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和再活动期。

乙型肝炎的疾病的自然过程

免疫耐受期

由于婴幼儿时期人体免疫功能没有完全发育,他们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人体与乙型肝炎病毒处于“和平共处”阶段,此时期被感染者的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水平较高,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正常,肝脏组织学没有明显的病变,被感染者也没有任何不适。此时期可维持数年甚至数十年。临床上称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此时期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现有的药物也不起作用。

免疫清除期

到了20~30岁时,人体免疫功能发育完全,开始清除肝细胞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此时期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水平较免疫耐受期有所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持续或间歇升高,肝脏有中度或严重炎症坏死,肝纤维化可快速进展,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衰竭。临床上称为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此时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

当人体的免疫力超过乙型肝炎病毒时,乙型肝炎病毒被人体免疫控制,此时期血液中e抗原转阴,e抗体转阳,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检测不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正常,肝脏无炎症或仅有轻度炎症。由于人体自发的免疫控制(不是通过抗病毒治疗)使e抗原转为阴性,e抗体转为阳性的年发生率约为2%~15%,其中年龄小于40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较高者易出现。在一些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检测不到数年的病人,自发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转为阴性,且表面抗体转为阳性的年发生率为1%~3%。临床上称为非活动或低(非)复制状态。此时期也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再活动期

部分处于非活动期或低(非)复制期的病人,可能出现1次或数次的肝炎发作,多数表现为e抗原阴性、e抗体阳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水平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持续或反复异常。这些病人如果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临床上称为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此时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以上4个期的分期只是人为的分期,而且,并不是所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者都要经过以上4个期。新生儿时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仅少数(约5%)可自发清除病毒,而多数有较长的免疫耐受期,然后进入免疫清除期;但青少年和成年时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多无免疫耐受期,而直接进入免疫清除期,他们中的大部分可自发清除病毒(约90%~95%),少数(约5%~10%可发展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22、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危险因素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硬化发生率与感染状态有关,处于免疫耐受期患者只有很轻或没有肝纤维化进展,而免疫清除期是肝硬化的高发时期。肝硬化的累计发生率与持续高病毒水平呈正相关,不论e抗原阳性或阴性,乙型肝炎病毒水平是独立于e抗原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外预测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此外,与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型感染者相比,B基因型感染者较少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发生肝硬化的高危因素还包括年龄较大、男性、嗜酒、合并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或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

23、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癌的危险因素

目前研究已经发现,男性、年龄大、肝硬化、、肥胖、饮酒史、吸烟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水平高和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水平、肝硬化是肝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肝硬化患者中肝癌的年发生率为3%~6%,而非肝硬化的病人中肝癌发生率较低。肝癌的家族史也是相关因素。但在同样的遗传背景下,乙型肝炎病毒水平是更重要的危险因素。

24、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一定会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吗?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只有部分病人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病毒水平高、年龄大、饮酒、合并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或艾滋病病毒感染等是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因素,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一定要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最大限度地持续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越早治疗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性越低。此外,乙型肝炎病人一定要戒酒,并注意个人防护,预防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或艾滋病病毒感染。

如果觉得《关于乙肝 那些你必须知道的事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