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减肥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减肥网 > 针灸也可以调理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哪些穴位最有效

针灸也可以调理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哪些穴位最有效

时间:2024-05-06 04:13:37

相关推荐

针灸也可以调理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哪些穴位最有效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后者尤为常见,引起肠道紊乱、阳痿等严重健康问题。其中远端感觉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病变,占所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50%以上。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除了常见的西药与营养疗法,我们的传统针灸也有非常好的治疗康复效果。欢迎关注我们并发私信:康复资料,将获得我们153份康复资料与糖尿病康复电视剧链接

一、中医针灸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康复研究

从80年代起,我国对针灸在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康复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

(l)临床方面:对糖尿病的针灸康复治疗,是在饮食、药物康复的基础上对神经病变施以针灸,这样可排除血糖因素对神经病变的影响。有人报告了针灸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及慢性腹泻的影响。有人还作了针刺治疗糖尿病性脑神经病的个案报告,均有显着的疗效。有人用尿流动力学方法探讨针灸对糖尿病性膀肌病变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经辨证取穴,通过1~3个疗程的针灸,膀胱中残余尿明显减少,膀胱内压增高,膀胱对4℃冰水感觉改善,逼尿肌、括约肌协调功能失常均有改善,总有效率达到90.6%,而对照组康复治疗前后无显着变化。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差异(p<O.05),并指出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是兴奋了盆腔神经丛所致。一般认为,早期发现,早期采用针灸康复治疗,效果较好,晚期病变效果较差。

(2)动物实验方面:许多学者认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所以有人从针灸改善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着手探讨了针灸防治神经病变的作用。如最近有动物实验证实,针灸对大白鼠的脂代谢紊乱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降低其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肝脏胆固醇水平,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亚组分水平。其作用机制之一,主要是减轻或消除胰岛素受体的后障碍,从而提高内源性胰岛素的利用率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达到促进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康复的目的。

二、不同病变取穴方法

医学实践反复证明,在应用饮食控制和降糖药物康复的基础上,加用针灸疗法,能够增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康复效果,减轻病人的痛苦。

(1)周围神经病变

取穴:肺俞、胰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温针灸曲池、足三里。

方法:针刺方法一律采用平针法,每周3次,15次为1个疗程。

(2)脑神经病变

取穴:以脾俞、膈俞、足三里为主穴,配用肺俞、胃俞、肾俞、中脘、地机、三阴交等穴;

面神经麻痹选地仓、颊车、阳白、下关、翳风、四白、风池等穴;

副神经麻痹选天牖、天容、扶突、肩井、天柱、巨骨、曲垣、小海等穴;

听神经损害选肾俞、脾俞、听宫、听会、耳门、下关、曲池为主穴;

动眼神经麻痹选睛明、阳白、鱼腰、鱼尾为主穴,配风池、翳明、曲池、三阴交等穴。

方法:针刺手法采用平补平泻加指压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12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停针3~5日。

(3)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取穴:肺俞、胰俞、脾俞、肾俞、心俞、足三里、内关、太溪。

方法:除应用口服降糖药外,不用任何影响心功能、心率的药物,针刺手法采用平针法,隔日针刺1次,15次为1个疗程。

(4)慢性腹泻

取穴:针肺俞、胰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公孙,灸天枢。

方法:针刺方法一律用平针法,灸法采用艾条重灸法,每次灸15分钟,隔日针灸1次,15日为1个疗程。

(5)膀胱病变

膀胱病变有阴虚和阳虚之分,若表现为烦渴多饮、排尿无力、间隔延长、头晕目眩、大便干结等,为阴虚之证,针刺当填补真阴,取列缺、照海、水道,或会阳、中膂俞、委阳等穴,均用补法;若见神气怯弱、腰以下冷、下肢水肿、大便溏薄甚则失禁等,为阴虚及阳,阴液未补,肾阳已衰,加灸气海、肾俞、命门、关元。

方法:针刺各穴用提插捻转法,会阳、中膂俞均用5寸(同身寸)长针,会阳穴针尖向耻骨联合方向针刺,中膂俞沿骰骨边缘直刺4寸深,使外感均向小腹及会阴放射。气海、命门、肾俞、关元均采用艾条温灸,每穴灸15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组穴位交替使用,共3个疗程。

针灸取穴比较专业,在家不太方便,可以按摩对应穴位,也会有保健益处。

往期精彩回顾:

降压治疗的历史有80年,一线降压药有哪些?

血糖高,早上吃一勺,不到1个月,血糖降到5.5

如果觉得《针灸也可以调理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哪些穴位最有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