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减肥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减肥网 > 吃糖多了会导致肥胖吗_怎样预防肥胖_肥胖有哪些因素

吃糖多了会导致肥胖吗_怎样预防肥胖_肥胖有哪些因素

时间:2024-03-24 04:24:24

相关推荐

吃糖多了会导致肥胖吗_怎样预防肥胖_肥胖有哪些因素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吃糖有害健康”的说法,近年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吃糖会引起疾病,甚至吃糖减寿的舆论与日俱增。那么,“吃糖有害健康”的论点,源于何处呢?下面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1肥胖也是病胖起来挺要命

时下,网络上的胖子们流行这样一句话:“胖怎么了?吃你家饭了?还是碍你眼了?”然后我行我素地胖着。的确,做人自然无需过于在意别人的目光,但是,肥胖真的不仅仅是“多吃点饭,多费点布”那么简单。其实肥胖也是一种病。

从医学术语上严格地讲,肥胖叫做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在于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或细胞数量增加导致个体脂肪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部位过多地沉积脂肪。这里指的是单纯性性肥胖,也就是不伴有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的肥胖。

肥胖的计算指标主要依靠体重指数,也就是BMI,指体重(kg)/身高(m)平方得到的数字,用以评估一个人的胖瘦程度,BMI在25-30之间称为超重,BMI 30-35达到肥胖标准,而BMI大于35属于重度肥胖。那么胖人到底易得哪些疾病呢?

胖人发生心衰是普通人的一倍

我们知道,心脏要支撑供应全身的血压,体重越大,心脏的工作量就越大,负担随之增加。肥胖者的心脏负荷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发生心衰的概率是普通人的一倍,高血压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常人。

胖人冠心病发病率是普通人的两倍

肥胖者往往合并高血脂。血液中过多的脂质和胆固醇会附着并沉积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血管管腔越来越细,血管壁弹性丧失,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能够造成肢体供血障碍,如果发生在心脏或脑血管中,则会导致冠心病或中风。有调查显示,肥胖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的两倍。

胖人近半数合并有脂肪肝

肥胖者容易得脂肪肝,大约一半的肥胖者合并有脂肪肝。血液里过多的脂肪在肝脏内存积,即可形成脂肪肝,脂肪肝逐步加重,便会发展成肝硬化。另外,血液中的大量胆固醇还会导致难治粘稠度上升,增加患胆囊结石的可能性。肥胖者的胆囊结石发病率是普通人的4至6倍。

胖人多患有糖尿病

肥胖者一般喜好大量摄入高糖、高热量的食物,饮食习惯较不健康。加之肥胖者脂肪含量高,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即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下降。因此,糖尿病几乎成了肥胖者的专利。

胖人易患低通气综合症

由于体重增加,肥胖者呼吸所需的氧气量也随之增加。而腹部脂肪的堆积会限制胸腔的运动,从而减小了肺的运动空间,限制肺的呼吸功能,需氧量增加了,肺活动度却减小了,因此,往往很小的运动量就会叫一个胖子“喘不上气”,这也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这种喘不上气在医学上称为低通气综合症,长期的低通气会导致脑供血的不足,影响中枢功能,因此胖人白天也动不动就睡着。低通气还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可能反过来再次加重肥胖。

胖人多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肥胖带来的低通气综合征,白天表现为“喘”,夜间则体现为打鼾,也就是医学上说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影响睡眠质量不说,也严重威胁身体健康。严重的患者甚至每晚都需要使用呼吸机来保障生命安全。

胖人寿命比正常人短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体重每超过正常标准4.5千克,因各种肥胖并发症死亡的概率就会增加8%。超过标准体重50%的人,病死率较正常人增加30%,超过标准体重100%的人,病死率增加150%。

去年《柳叶刀》上的一篇文章显示,肥胖可造成最多8年的寿命减少。根据体重指数划分,超重(BMI25-30)人群寿命减少0-3年,肥胖(BMI30-35)人群寿命减少1-6年,而严重肥胖(BMI大于35)人群寿命则可减少8年。这一变化对青年人影响最大,老年期的肥胖则对寿命没有明显影响。

世上有没有“健康的胖子”?

这针对一问题,英国伦敦大学增加做过一个研究,他们追踪随访了181名胖子,其中66人是“健康的胖子”。后,41%“健康的胖子”出现了健康问题,后,这一数字变成了51%。中,还有11%“健康的胖子”变成了“健康的瘦子”,也就是说,只有38%的人在间保持健康且肥胖。

研究的结论是:大多数肥胖者最终都会产生各种健康问题,想做个“健康的胖子”没那么容易。即使成功保持健康且肥胖,这些人的患病风险也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的人。

2吃糖多了会导致肥胖吗

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和癌症等疾病并非由食蔗糖引起。

蔗糖与胆结石症、儿童多动症无关。

蔗糖并不特别使人增肥,调查中发现有些肥胖者所吃的糖,并不比体重正常者多。

食蔗糖并不妨碍人体对外来必需营养成分的吸收。因此,糖被视为一种致命的饮食原料,是一种误解,说它是病患之源,也缺乏根据。

事实还证明,糖分摄取的减少,反而会造成多种危害。首先是摄取的能量中脂肪成分的比例会相应升高,增加了高脂血症、心脏病的发病概率。成年人饮食中,脂肪部分在总的能量摄取中应占比例在20%~25%之间。据1999年的调查,20岁~30岁的年轻人都超过了这个正常范围。其次是使大脑营养失调。为了维持大脑的正常运转,必须保证大量营养物质的摄取,而这部分营养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它广泛存在于平时摄取的糖分中。我们的饮食如果有意避开糖分,大脑就失去了支持其运转的葡萄糖的来源。

日常生活中常见一些人因担心发胖而远离甜食乃至限制主食的摄取,尤其是年轻人,一日三餐中主食的比例越来越低,由此误入了葡萄糖摄入不足的误区。对于热衷于减肥的人,应充分认识到糖分对大脑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性,万不可顾此失彼。

3肥胖有哪些因素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父母均正常,子女肥胖的概率为10%;父母有一方为肥胖的,子女肥胖发生率为32%~40%;父母双方均为肥胖的,子女肥胖发生率上升为60%~75%。可以肯定的是,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是会传给后代的,下一代也很容易继承父母错误的饮食习惯。虽然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影响很重要,但是并不是说遗传因素一定会致人肥胖。遗传因素好比是一粒种子,而社会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如同土壤、阳光、湿度。仅有种子,没有适合生长的条件,这粒种子就难以开花结果。但是,如果给他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就会促使肥胖发生。

能量代谢异常

在饮食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肥胖者的合成代谢比正常人亢进,特别是脂肪合成增加而分解减少,一般认为与胰岛素增加有关。很多肥胖的人都是因为身体新陈代代谢不畅,才导致了身体囤积很多的赘肉,以至于身体逐渐日益肥胖起来。所以身体新陈代谢是诱发肥胖的一重大因素。

精神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影响下丘脑的食欲中枢从而调节食欲及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当下丘脑病变或体内某些代谢改变时会影响食欲中枢,发生多食,从而导致肥胖。长期精神抑郁者,代谢较慢,也很容易发胖;也有些人经常会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用吃来发泄或者是终日闷闷不乐,久坐少动,这样是很容易导致肥胖的;同时我们还有另一种极端,精神好、吃得好、味口好、吃啥啥香,导致多食发生。

社会环境因素

现今社会上的食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的美味引诱人的食欲,吊人胃口,养眼悦目,充斥眼球,让人无法拒绝,很多人为了犒劳自己经常会大吃一顿,或者是应酬各种各样的聚会,这些都会让人不断长胖。

饮食习惯

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的改变:一旦摄取过量的脂肪和糖类,如果不能被充分的消耗利用,就会造成能量过剩,收支失衡,这样一来就会促进脂肪累积;同时也可能摄取了过量的酒精或含糖饮料,或甜食过多等,造成能量过剩,入多出少,也会造成肥胖。

不良的饮食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进食速度过快 ②零食不断 ③晚餐不当 ④吃糖过多 ⑤偏食

运动量太少

运动可以消耗能量,增加脂肪分解,减轻体重。在日常生活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的减轻,使人体消耗能量的机会减少,另一方面摄取的能量并未减少,而形成肥胖。人体更因为肥胖,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越慢、懒惰,更再次减低能量的消耗,形成恶性循环,助长肥胖的发生

4怎样预防肥胖

预防肥胖症要从小做起,胎儿时期就要预防胎儿过重,儿童时期要平衡膳食,规律运动,定时检测体重。

胎儿期——预防胎儿过重

胎儿期要预防新生儿出生体重过重。孕妇在妊娠期需增加营养,但并不是营养摄入越多越好。如果孕妇体重增加过快,常会导致胎儿出生体重过重,使今后发生肥胖的概率大大增加。

因此,要预防胎儿体重过重,孕妇首先要定期检测体重增长是否符合正常妊娠的生理规律。正常孕妇前3个月增加1.5—3千克,以后每周增加400克,至足月时体重比未妊娠时增加12.5千克。其次,孕妇要根据体重增加情况调整热量摄入量。第三,孕妇还要保证适当的活动量,如散步、轻体力活动等。

儿童、青少年期——平衡膳食+规律运动+检测体重

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首先,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有能力根据自己的生长需要来调控热量摄入,家长只需提供多样化的食物,由孩子自己决定吃不吃、吃多少。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其次,通过增加活动量以增加热量的消耗,是预防肥胖的一个重要措施。即使在婴儿期,也不要总是将孩子抱在手中,而要帮孩子翻身、做做被动操,从5—6月开始训练孩子在成人腿上自动跳跃、独坐、爬、扶走等。在幼儿期,要多让孩子独立走、跑、跳、玩游戏。在学龄期和青少年期,要让孩子每天有30-60分钟的体力活动。

此外,还要定期帮助孩子检测体重,发现体重增加过快时,则应引起重视,及时调整。

5如何有效治疗小儿肥胖

肥胖儿的治疗是一个综合过程,它要求从运动、饮食、心理等多方面着手,避免药物减肥。

要想预防肥胖症的发生,首先必须让家长和儿童了解肥胖对人体有哪些害处,减肥有哪些益处。同时,要让家长和孩子知道,肥胖治疗是长期、艰苦的,不能半途而废,必须有足够的精神准备,并为孩子建立一份切实可行的健康处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膳食调整

对幼儿园的肥胖儿进行饮食情况的调查,发现存在普遍的问题:晚餐丰盛、进餐速度偏快、进食豆制品少、喝饮料较多、蔬菜吃得少,荤菜吃得多,其实这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的饮食习惯。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了保证儿童正常发育的需要,足够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其原则是保证蛋白质(低热能)的摄入,减少热能的摄入和提高膳食质量,不盲目节食。教会孩子懂得吃什么,怎样吃才是科学的、合理的。平时应多吃些新鲜蔬果、粗粮、豆制品等;避免大吃大喝,高脂快餐、软饮料、甜食、冷饮、巧克力等。

2、合理运动

应选择安全,有趣味性,价格便宜,便于长期坚持,能有效減少脂肪的运动。要让孩子知道如果每天坚持半小时的激烈运动,而其他的时候一有空就坐着,那是毫无意义的。

最佳的运动方案应该是除了在户外活动时完成高密度、低强度的运动量外,还要强调每天应有一定时间的体力活动(大约累计1小时)和减少久坐的时间(不应有每次超过1小时)。比如,来回幼儿园途中以步代车;上下楼梯自己爬,不要坐电梯;在家里对孩子不要过分保护与溺爱,要鼓励他们做些简单的家务:扫地、铺床、洗碗、擦桌子等。

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矫正不良的饮食行为,改变不合理的进餐习惯,避免晚餐吃得过晚、过饱;改变餐间吃零食和吃夜宵的习惯;改变狼吞虎咽的习惯。

在幼儿园里,教会中、大班幼儿记好进餐日记,以达到控制进餐速度的目的,培养细嚼慢咽的良好习惯;记好运动日记,使每个肥胖幼儿都能动起来,自觉完成每天的运动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主动性、能动性,效果还真得不错。

要定期为孩子称体重,及时掌握体重的动态变化。儿童减肥不宜减食减重,而是强调控制增重速度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根据一般规律,身高每长1厘米会自然增加近1公斤体重,所以儿童的减肥特点之一是不强调降体重,注意两者关系。

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每个家长的心愿,愿我们共同携手,重视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坚持两不减”,相信我们的小胖墩”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健康、越来越结实。

如果觉得《吃糖多了会导致肥胖吗_怎样预防肥胖_肥胖有哪些因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