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减肥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减肥网 > 进口烟丝 进口烟丝和国产烟丝的区别

进口烟丝 进口烟丝和国产烟丝的区别

时间:2020-09-06 13:14:06

相关推荐

进口烟丝 进口烟丝和国产烟丝的区别

“可能任何国家的政治领导人都不如毛抽掉的卷烟多。”

这是国际友人罗斯特里尔最畅销的作品之一《毛主席传》中的一句话。毛主席抽烟的习惯,国内外几乎是人人皆知。毛主席的烟瘾很大,所抽的烟品种也非常多,为了帮他挑选合适的香烟,贺龙将军甚至挑选了4位德高望重的卷烟厂老师傅,为毛主席制作特殊的雪茄。那么毛主席为何那么爱抽烟呢?

1927年1月4日,毛主席回到湖南的5个县城,准备和广大农民朋友亲切交流,倾听农民们对于土地改革的看法。一听说毛主席要来,这些淳朴的农民朋友都十分开心,有人甚至准备了“叶子烟”给毛主席。

“叶子烟”是一种土烟,被很多人戏称为“民间的雪茄”,在当时很多农村人都喜欢叶子烟。劳作了一天后抽上一根叶子烟,一天的疲惫都消散殆尽。毛主席在湘潭、衡山、长沙、湘乡、醴陵、5县考察期间,亲切地和农民朋友交流,还经常下地干活, 和群众们打成一片。看到毛主席这样亲民,就有村民给他递上一根叶子烟,一根小小的叶子烟缩短了毛主席与农民朋友之间的距离,也间接成就了之后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临走前毛主席叮嘱办公厅的同志们拿了几包放在列车上。

香烟不但可以缓解战事带来的压力,还是拉近与群众关系的平价好物。之后在很多场合,无论是农民朋友还是民族资本家,在见到主席表现得十分紧张和拘谨的时候,毛主席都会亲切地递上一根烟,示意大家可以放轻松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气氛也一下子活跃开来,大家都开始畅所欲言,毛主席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到群众们的声音。

漫长的战争岁月艰苦又难熬,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香烟成为了毛主席不可或缺的好伙伴之一。抽烟的次数多了,毛主席自己也能做出简易的旱烟来,一张旧纸、一份烟丝,简单地卷成香烟的形状就可以直接抽了,工作繁重的时候,一根呛口的旱烟可以缓解精神,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1927年红军以大别山为中心,开创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之后,国民党反对派频频前来围剿,在反围剿的过程中,我军缴获了不少战利品,这其中就包括国民党高官钟爱的“555牌”香烟。“555牌”进口香烟曾在上个世纪30年代风靡全国,后劲大又不像旱烟那样呛口,所以毛主席也非常喜欢。

不过后来考虑到这种“555牌”进口香烟比较昂贵,崇尚节俭的毛主席便不再抽。很快“中华牌”和“熊猫牌”国产烟横空出世。

“中华牌”香烟是为了招待外宾而诞生的。当时毛主席发现,刚刚崛起的新中国,还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国产香烟品牌。便一声令下,将这个伟大而光荣的任务,交给了国营中华烟草公司,公司厂务科科长王承翰接到任务后,开始着手寻找最好的卷烟配方,从国内到国外,最终选定了“AAB”级美国上等烟叶。经过三个月反反复复的试验,“中华牌”香烟终于诞生了。

“熊猫牌”香烟诞生于1956年,初衷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八大”会议。上海卷烟二厂接到这次任务后十分重视,仔细挑选了优质上等的烟叶,并精心挑选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负责生产,香烟盒的外包装盒logo也别具匠心。

毛主席拿到“中华牌”和“熊猫牌”后爱不释手,一是为国内有了凝聚着人民的智慧而欣慰,其次这两种香烟的外观和口感确实不错,完全不输给“555牌”。

照顾主席长达之久的秘书张玉凤,非常心疼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她曾经回忆道:

“主席平均每天要抽2包烟,烟灰缸里面全是烟蒂”

晚年时期,毛主席的身体每况愈下,忍受病痛的折磨中,仍想要抽烟。医务人员不忍心主席在患病期间,还要忍受戒烟的痛苦,便把这个情况透露给了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贺龙元帅此时想到了四川什邡烟厂。

贺龙元帅也非常喜欢抽烟,四川什邡烟厂生产的雪茄备受他的青睐,与有关部门商议后,四川什邡卷烟厂接到了为主席生产“特殊雪茄”的任务。这种雪茄被称为“132”雪茄。掺了一些中草药,又去掉了一些有害成分。

再到后来为了身体健康,毛主席便开始戒烟了,实在忍不住想要抽烟的时候,就拿起香烟闻一闻,就当是过烟瘾了。

烟茶酒,不分家

烟,能抽能戒。我初中开始偶尔偷我老爸的烟抽,三门峡、黄金叶几种,还有卷烟丝,被发现总免不了挨顿骂。17岁到长沙上大学算正式抽烟,白沙、常德、彬州几种,几毛钱一包的。工作后广东最先有进口烟,传至全国,我偏爱五五五,醇厚,无痰,五五五品种越来越多,还是好原来的味,俗称老三五,39岁毅然决然戒烟至今,没有反弹,闻烟味也不反感。

茶,能喝不挑。潮汕人,喝茶几乎是天生的。工夫茶具一直随我走四方、闯世界。在荷兰招待过一位五十年没喝工夫茶的潮汕商人,兴奋得半夜邀我们到他家让他夫人煮甜蛋。在欧州AMA河轮上招待过各国客人喝工夫茶,老外喝完还久久端详小茶杯。小时候家家喝散茶,每天一两泡,过年过节喝上一枝春、水仙就算稀罕品,现在什么都喝,红的、绿的、白的、黑的、紫的、黄的,以铁观音、凤凰单丛为主,每天不喝两杯工夫茶,日子就欠缼点什么。

酒,能喝不恋。小时候帮我爸打酒,潮阳当地产的肉冰烧,三两三毛一,我爸喝两顿,我们围观。大四时到汨罗县我同学叔叔家,喝二两米酒就醉了。到北京工作,部机关老同志谆谆教导:没有半斤以上白酒的量就别混了,车船港站四大工种都是能喝的,要与他们打成一片,酒是敲门砖。勤学苦练二三年,及格。年轻时也醉过,话多脚轻,但不耍酒疯。千禧年发现痛风,自此禁啤酒。这几年,痛风发作频繁,白酒、红酒、洋酒也越来越少喝,不迷不恋。

曹德旺与妻子陈凤英结婚的时候一穷二白,后来为了做生意还卖掉了妻子的嫁妆。可在事业有成之后,他却在外边有了红颜知己,动了离婚的心思。然而妻子却不吵不闹,只说了一句话,曹德旺立马斩断了外边的关系。

曹德旺现在是首屈一指的企业家,热心慈善的中国首善,他的福耀玻璃世界驰名。

然而当初年轻的时候,他却是一穷二白,就是一个穷小子。因为家庭的一些变故,早早地就辍了学,然后做各种小买卖,倒腾烟丝,贩卖水果,还修过板车。

那时的他喜欢上一位漂亮女孩子,但人家根本看不上他,要学历没学历,家里也没有背景,又没有正经工作,收入也不稳定。这对当时的曹德旺来讲,也是不小的打击。

可事实就是如此,又有什么办法?看着别人都结婚成家了,自己却没有人跟,他是既着急又苦闷。

不过,后来有一天竟然来了位媒婆,要给他说亲,而且要给他介绍的这位姑娘呢,他还不陌生,因为就是他邻居家的姑娘陈凤英,人家不嫌弃他家穷。

这让曹德旺大喜过望,人家不挑他就谢天谢地了,他哪还能对人家挑三拣四。于是两家一商量,选了个黄道吉日,曹德旺和陈凤英就成婚了,这一年,曹德旺22岁。

当时的曹德旺还谈不上什么事业,就是勉强混口饭吃。而且成天在外边倒腾小买卖,也顾不上家里。并且有一次为了做生意凑钱,还把陈凤英的嫁妆给卖了。但陈凤英从来没有因此对他抱怨过,对他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理解。

慢慢地,因为曹德旺踏实努力,而且又比较有头脑,他的买卖逐渐有了起色

后来,目光敏锐的曹德旺更是发现了汽车玻璃这一巨大的市场商机。当时的汽车玻璃全依赖进口,一块普通的前挡玻璃要几千块,而国内却没有一家生产汽车玻璃的公司。

曹德旺下定决心进军汽车玻璃市场,填补国内汽车玻璃的空白。经历一番艰难险阻后,他终于成立了自己的汽车玻璃厂,并打破层层技术壁垒,生产出了第一块国产的汽车玻璃。

之后,福耀玻璃一路发展,到曹德旺34岁时,福耀玻璃已经是初具规模,曹德旺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了。

然而,小有名气之后的曹德旺,却对妻子渐渐变得有些淡漠,因为他觉得跟妻子没什么共同语言。确实,他现在事业有成,是企业家了,见多识广,而妻子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没什么文化,也没见过什么世面。

恰恰在此时,曹德旺认识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大学毕业生,青春靓丽,谈吐文雅有气质,这让曹德旺动起了小心思。一来二去,两个人的感情不断升温,曹德旺越来越感觉自己遇到了红颜知己。

于是曹德旺给妻子写了一封信,大概意思就是:咱俩不合适了,没有共同语言,我现在呢遇到了红颜知己,咱俩离婚吧,好聚好散。

要是一般女人遇到这种情况,那肯定就崩溃了,打击太沉重了。但曹德旺的妻子陈凤英,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却并没有因此而又哭又闹。

她给曹德旺回了一封信:我知道自己配不上你,你说的我非常理解,所以我同意离婚。我不要别的,只要你把儿子和老家的房子留给我就行,我有个安身的地方,儿子我一定会好好抚养。祝福你们。

曹德旺原本是设想了各种后果,可是他没有想到,妻子竟然没有如他设想的那样大吵大闹、不依不饶。

但正是妻子这种平静,大度地成全,令曹德旺无地自容。回想过往的种种,妻子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嫁给他,替他照顾母亲,给他生儿育女,一路陪伴与支持,无怨无悔。如今自己有点成就了,却要抛弃妻子,而妻子也仍然没有半点怨言,反而成全自己。

看着妻子的回信,曹德旺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像被人扇了耳光一样,他羞愧不已,后悔万分。

想到这些,曹德旺幡然悔悟,他要迷途知返,不能做一个薄情寡义的负心汉,他不能辜负了妻子这么多年来的牺牲与付出。

于是,曹德旺坚定果断地斩断了同那位红颜知己的联系,并且诚恳地向妻子道歉,承认错误。

妻子陈凤英很通情达理,看到曹德旺的态度,她也选择了原谅曹德旺。

有了这一次的经历,曹德旺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一个男人再怎么成功,都不能抛弃自己的家庭。此后,曹德旺对待妻子一心一意,两个人的感情因为这一次的经历而深化升华。

后来,曹德旺的事业越做越大,福耀玻璃也走出国门,成为国际上数一数二的汽车玻璃制造公司。但曹德旺却毫不犹豫地把资产都转移到妻子陈凤英名下,甚至连福耀也登记在妻子的名下。

这段经历被整理记录在了曹德旺的自传《心若菩提》这本书中,这是由他亲自参与编写的。他觉得只有他自己才能还原最真实的经历和感受,才能把他真正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

这本书中不仅记录了曹德旺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而且呈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从书中,你能够被他的奋斗历史所激励,同时又能领略到他那种质朴但却又圆融的处世智慧,并且能够感受到自身思想和境界的升华。

正如曹德旺坦言,他写书不是为了出名,只是求对他人有所借鉴。

如果你也想了解曹德旺传奇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独特的处世智慧、人生哲学,不妨读一读这本《心若菩提》,定能获益良多。

心若菩提 曹德旺著

“中国人最缺的是一种精神!”面对媒体采访,曹德旺如是说道。他认为,中国的某些资本企业应该放下心来,定下心来,虚心地向发达国家学习他们高度敬业负责的精神。

而他的确也做到了。

曹德旺1946年生于上海,起初,他的家境算得上是优渥,父亲是当时上海最大的永安百货股东之一。可惜因为时局动荡,一家人举家迁回老家的途中,全部财产随着轮船一起沉没了,这让一家人不得不接受“破产”的事实。

那时才14岁的曹德旺不得已辍学,即使这样他也没放弃学习,他之后便跟着父亲养家糊口。后来在曹德旺的自传里,他曾提到过跟着父亲慢慢成长起来的这段时光。

他在自传里分享过和父亲走南闯北做生意的经历,他在父亲身上学到许多经商的智慧和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也成为曹德旺创业路上的指引,父亲的谆谆教诲常常是他困难时的慰藉,他无比珍惜这段时光,表明这段日子是自己人生最大的财富。

即使在经历失败,被困难重重包围的情况下,曹德旺永远都不允许自己认输。刚开始,他冒着被扣上“投机倒把”帽子的风险在街头卖过烟丝。早出晚归,食不果腹地贩卖着一天只有两元利润的水果,他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之后还做过炊事员,农业技术员,可以说十几年间他干过无数的职业,在这一过程中,他也在不断成长,学习。终于在1975年,而立之年,他的手里攒够了五万元,要知道这笔钱约等于今天的一千多万,可见他的不容易。

1976年开始,曹德旺开始在家乡的玻璃厂当采购员,他的工作就是推销家乡的水表玻璃,后来这家玻璃厂因为连年亏损不得已选择转让,1983年被曹德旺承包了下来,他开始发展自己的事业,跨出自己宏图的第一步。

这时候,我国的汽车市场玻璃大多都是依靠进口,且价格高昂,这样的商业现象让曹德旺不得不将目标转移,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让他想要打破桎梏,于是他决定将生产方向转为生产汽车玻璃。为了突破技术壁垒,他积极从国外引进人才,向优秀的工作者学习,即使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也没有灰心。终于在两年以后,曹德旺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依靠进口的历史。

之后曹德旺创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不断扩张自己的商业版图。他不断革新,引进新技术,公司也迅速成长起来,以迅雷不掩之势在世界玻璃市场中站稳了脚步,并且在90年代开始进军海外市场,更厉害的是,在2001年底,福耀玻璃打赢了那桩轰动的反倾销案,并成为中国第一家状告美国商务部成功的企业。

在曹德旺的办公室,挂着这么一副对联,对联不长,只有十二个字。上联是——敬胜怠,义胜欲;下联是——知其雄,守其雌。这副对联来历不小,仅仅十二个字曾是清末名臣曾国藩的救命稻草。

如今,曹德旺已经是世界著名的企业家,身价数百亿,却热衷于公益。从成立公司至今已经累计捐款超110亿元。他曾说企业家若是没有责任感,充其量是个富豪,他认为拥有财富的同时也是负担,所以他会将社会给予他的回馈给社会。

因为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几十年以来,他十分关注教育的建设,几次出资建设学校。哪里因为自然灾害导致学生无法正常上课,哪里就有他捐款的身影。他也积极帮助那些渴望知识的贫困学生,积极资助他们的学业。

因为吃过苦,所以曹德旺对每一分钱的用处都无比重视,他必须保证自己捐出去的钱被用到正确的地方上。为了防止有人贪污,他撰写了无比严苛的捐款协议,成立了专门的监督委员会,保证善款落实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手上。他希望自己对慈善事业开了个好头,也能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事业里来。

从商近四十年,如今的曹德旺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他专注于做玻璃,一生只做这一件事,将福耀玻璃发展到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

曹德旺在自己的自传里写了自己这大半生以来所经历的点点滴滴,起初并不是他自己动笔。因为别人所写的都带有夸张的吹嘘,所以他才决定自己写。许多大风大浪在他笔下也只是轻描淡写的寥寥数语,他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带给大家启发,即使没有读过书也不要忘记学习,好好把握当下的机会,练就不服输的奋斗精神。

2002年,美国"诬告”中国福耀公司倾销,试图将其赶出美国。不料,反遭曹德旺重重一击,斥资1个亿美金“告赢”商务部!曹德旺坦言:“哪怕倾家荡产,我也要跟老美干到底......”

年少的曹德旺家里也还算殷实,由于社会的不稳定,曹德旺的父亲便决定举家南下,前往福建。然而,一家人平安到达福建,自己的行李却被连带着轮船一同掉进了湖里面。

船沉了,意味着父亲做生意积累的全部家产泡汤,曹家从此过上了一贫如洗的生活。为了养活6个兄妹,母亲卖掉了身上所有的金银首饰,全家只能过着一天2餐,清汤淡水的日子。

回归贫困的父亲,甚至财富易散,但理念还得传承下去。于是,曹德旺从小就听从父亲做生意的明道,15岁开始闯荡社会,跟着父亲卖烟丝、贩水果。

1976年,曹德旺已经30岁了,他在老家一个持续亏损、濒临倒闭的玻璃厂当采购员,细心的他突然发现,水表玻璃市场潜力巨大。

于是,他承包下玻璃厂,并立刻转变生产方向,专攻水表玻璃,凭借市场东风,发展顺风顺水,很快扭亏为盈,在那个年代一年的净利润就超过了20万。

198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曹德旺发现了做汽车玻璃的利润非常丰厚。在当时,中国汽车玻璃全靠进口,市场完全被欧美和日本企业所垄断,外企是囤积居奇、坐地起价,成本仅几百元的汽车玻璃,居然卖出6000元的天价。

被强烈震撼到了的曹德旺发誓要做出中国第一个汽车玻璃品牌,他不惜血本砸下巨资,耗尽千辛万苦,从芬兰引进一套设备,正式进军汽车玻璃领域,在频繁调试多次失败后,中国第一块汽车玻璃终于问世,成本不到200块,售价2000块。

仅仅是靠攻占维修市场,获得的利润就高达70万元,等到第二年更对突飞猛进,利润高达500万。更是有人羡慕的对曹德旺说:“您这不是在做玻璃,您这是在印钞票啊。”

到1995年的时候曹德旺全家就已经获得了美国绿卡。

不过,回顾他的玻璃事业,干得最大胆,也是最成功的一次,莫过于让福耀玻璃在美国法院打赢了反倾销官司。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曹德旺紧抓机遇,立刻迈着大步,走向世界。

不料刚踏出没几步,重重一击就迎面而来。2002年美国商务部裁定,十几家中国企业对美国有倾销行为,将会对这些企业进行严厉的反倾销调查,其中就包括福耀玻璃。

当时的中国企业都不太熟悉国际规则,面对这个刻意刁难,大多数人只能忍气吞声,但是雷厉风行的曹德旺完全忍不了,他拍案而起,“行,跟你们干到底”。

曹德旺积极应诉,不惜花费1亿多的律师费,先后打赢了两个反倾销官司,还把美国商务部给告倒了。

赢得诉讼的同时,曹德旺放弃了美国绿卡,回归中国国籍,并且对全家人提出强制要求:你们必须回国生活,谁不回国,我就取消他的遗产继承权!作为中国人,他很热爱中华大地。

在中国的企业家里,曹德旺虽算不上是最富的,但却是捐款最多的。

经历此事之后,曹德旺想写一本书,虽然他只读过初一,但是也坚持亲刀操刀,因为他信佛,所以把书名取为《心如菩提》。

在这本书中,他把从1976创业开始,到现在成为世界第一的种种经历,全部做了详细的披露,有些还是首次向外界公布的信息。

谈起写书的缘起,曹德旺说:“要为后人留下些东西,为中国企业家及那些要学习的人传递我的经验,要有我们的声音。”

这本书一经出版就成为了多个媒体平台的推荐书单,是曹德旺个人首部著作,毫无保留地把个人心得分享,由人民出版社倾力推荐。

曹德旺对这本《心若菩提》非常看重,亲自审阅,亲自宣传,亲自编辑,不过一顿饭的价格,却能拜读他的一生,值了!

如今70多岁的曹德旺还在不停地做公益,他的事迹也激励了很多年轻人。最近在看曹德旺的《心若菩提》,书中详细地讲述了曹德旺从贫困的童年到玻璃大王的心路历程。

如今他是令人尊敬的企业家,是人们口中的“中国首善”,他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如果你想要了解创业的一些禁忌,想要创业成功但是又找不到适合的方法,你也可以看看这本书,从中你就会发现很多创业的知识,从而创业成功也不一定哟。

希望读完书的你能像曹德旺一样坦然地说出:“无悔这人间走一遭”这样的豪情壮语!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图片下方的“看一看”即可购买获取。

,董明珠和曹德旺一起接受采访,主持人问曹德旺:您家里用格力电器吗?曹德旺:我家里不用格力,谁知董明珠听完后开始撒娇了。

提到制造业里的巨头企业和大佬级人物,想必大家都会同时想起两个人:福耀汽车玻璃曹德旺和格力空调董明珠,两个人都是把自己的企业带到世界金字塔顶端的实业家,两个人都属于敢说敢做的真性情。网上流传着他们不喜欢某些东西说话霸气的著名场景。

博鳌亚洲论坛活动上,主持人当董明珠的面,问了曹德旺一个非常挑事的问题:“你家里用格力空调么?”直来直去的曹德旺没有思考太多,脱口而出一句:“我家里没用。”

作为格力空调的董事长,董明珠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推销自家空调。去饭店吃饭,她会询问老板是不是用了格力空调,如果不是她会一边严肃一边玩笑地说着:“如果不用格力空调,我下次就不来吃饭了!”

参加采访,她会主动问主持人,家里用的什么空调,如果不是格力,她总想着帮主持人换成格力空调。董明珠的这种品牌意识和推销习惯,几乎整个业界都知道。

因此,主持人在采访时候,当着董明珠的面,直接问起曹德旺是否用格力空调,也不足为奇了。只是,让主持人没有想到的是,与董明珠关系不错的曹德旺,家里用的居然不是格力。更令人尴尬的是,曹德旺脱口而出:“我家里没用格力!”

话毕,董明珠马上说道“他说家里不用格力,并不是说他不认同我们的产品,而是他的认知度不够”。随即又补充道“因为曹总家用的是中央空调,而格力在他印象中是家用空调,所以家里就没用格力的,但他今天知道了,以后就不一样了。”

曹德旺听后瞥了董明珠一眼说:“她呀,太没良心啊。”随后曹德旺又郑重其事地说: “作为一个女人,董明珠能把格力带到今天这种地步,受了多少罪,太不容易了。”曹德旺得一贬一夸,逗得董明珠前仰后合。

很难想象,一向霸气侧漏的铁娘子董明珠,在曹德旺面前有这么温柔的一面。

其实他们是私下互相欣赏的互相欣赏的朋友,董明珠尤其欣赏曹德旺的能力和德行。

作为国内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曹德旺的人生经历却颇为坎坷。

曹德旺原本家庭条件优渥,父亲是上海永安百货的股东之一,但是因为躲避战乱,在举家迁往老家福建福清的时候,全部家当不幸沉入茫茫大海,自那以后,曹德旺一家便过起了食不果腹的日子!

家庭的贫困令曹德旺9岁才开始上学,14岁便被迫辍学,为了谋生,他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在歧视者的白眼下艰难的生存。

然而曹德旺并没有因此而逆来顺受,而是一次次与命运抗争,曹德旺的事业从承包福清市高山镇异形玻璃厂开始,在他的努力之下,一个小作坊渐渐发展成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彻底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

经过自己的努力,曹德旺在41岁的时候,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福耀玻璃集团,而且在他的带领下,福耀玻璃集团成为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

曹德旺赚钱这么多年,也没忘记做好事。而是投资几百亿做好事,修寺院,建学校。前不久,还在家乡福建投资100亿建了福耀科技大学,并承诺建成后捐给国家。

曹德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践行着“行善”的无私精神,而福耀玻璃的一次次成功和步步壮大,也离不开曹德旺心中那“菩 提”一般的善德!

成功从来都不会平白无故,世上有本事的成功人士大有人在,可我相信能做到曹德旺这般境界的少之又少。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曹德旺亲笔写的自传《心若菩提》,70多岁的曹德旺用一本书回顾了自己走过的风雨兼程,也向世人传递了自己“善”待社会的感悟和思索。

曹德旺自传文字平淡、语言朴实,如同友人小酌般絮絮叨叨讲述一生大小事,读来竟别有一番滋味。

曹德旺是信佛之人,信佛之人一心向善,心越诚而善念愈强,是社会上一股重要的正能量。

纵观曹德旺自传中的恢宏生涯,既有佛心仁厚的宽以待人、以德报怨,也有纵横商战的杀伐决断、锋芒毕露,既有佛缘、又不出世,成就了一段商界传奇。

曹德旺传奇人生背后,处处又体现的是仁义礼智信等传统儒家处世之道和道德规范,几千年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文化之魂,深深融入血液。佛、儒两道融入一身,我在很多优秀人士的身上都看到了类似的品质。

心若菩提,在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里,我们真的需要有作者这样心若向上,传递大家正能量,让我们知道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能勿忘初心。

他是不行贿的企业家,自称没“送过一盒月饼”,以人格做事;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60亿元,认为财施不过是“小善”。5月,曹德旺荣获企业界奥斯卡之称的“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是首位华人获得者。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图片下方书籍链接入手。

玻璃大王曹德旺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中国民众不坏,坏就坏在精英。他为什么这样说?

要说起中国首富,浮现在大家脑海的或许是阿里巴巴马云、腾讯马化腾又或是实业家李嘉诚,但要说起谁是捐款最多的人,一时间还可能想不起来有谁。曹德旺,一个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企业家,他不仅以商人的身份成为了曾经的中国首富,更是以捐款超过100亿成为了中国的良心企业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成功人生的曹德旺,居然在公开场合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民众不坏,坏就坏在精英。”此话一出,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不少争议,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曹德旺说出这样的话呢?这一切还要从曹德旺的出身和一生的经历开始说起。

曹德旺的经历可以说像电视剧一样富有戏剧性,又像创业小说一样励志,但却是真实发生在他身上。

1946年,曹德旺出生在福建的一个商人家庭,出生的时候他含着金汤匙,父亲是上海最有名百货商店永安百货的老板之一,母亲是地主家的女儿,曹德旺就是这个家里的小少爷,过得都是被人伺候的生活。

然而,由于战争的爆发,父亲在上海的生意受阻,一家人断了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动荡的年代,父亲保守起见,准备将剩下的资产带去福建老家,当时租了两艘船,一艘用来装物资,另一艘用来乘坐人。谁料那艘装满物资的船不幸沉了海,曹家一夜之间变得一穷二白。

父亲原来是上海大老板,如今却是成为上海谋生打工人,母亲带着6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养家的重担同样落在了年仅9岁的曹德旺身上。经过7年在社会上的摸爬滚打,曹德旺已经长成了大人,父亲带着多年来不多的积蓄,回到福州准备和儿子一起做个小生意。

倒卖烟丝、买卖木耳、水果、修板车等等,什么都尝试过,但什么都没有起色,转眼间曹德旺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几十年积蓄加起来共5万块钱。出生在商贾之家的他有着敏锐的嗅觉,拿着全部积蓄,承包了一家已经连续亏损多年的玻璃厂,仅8个月时间,实现扭亏为盈。

一次出差,玻璃厂不仅盈利,还将生意做到了国外。1984年,曹德旺前往南平出差,结束后他买了一把拐杖送给年迈的老母亲,中途他坐了一辆面包车,正准备上车时,前面司机突然大声提醒道:“小心点,别让拐杖打破了车玻璃!”

曹德旺心想着他就是做玻璃了,还赔不起几块玻璃了吗?他随口就问了句一块汽车玻璃多少钱?结果对方告知他几千块!在那个年代几千块的购买力相当于如今几万块,曹德旺惊呼,这简直是暴利!为什么如此贵?经过几番询问才得知,国内的汽车玻璃几乎都是进口,以垄断的形式存在,还不是人家说多少钱就多少钱,曹德旺决定自己研究汽车玻璃,让中国人在玻璃上不受制于外国。

将玻璃厂正式更名为“福耀玻璃”后,曹德旺为打开市场亲力亲为,陪客户喝酒、引进国外玻璃维修的装备等。三年时间,让福耀玻璃在中国站稳了脚本,供应量超过了日本,打破了外国玻璃在我国的垄断局面。

不仅如此,曹德旺还特别注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他将赚到的钱捐款给贫困山区、灾区,修建希望小学等,迄今为止,捐款总额超过100亿。这样看来,曹德旺也是社会上的精英,他为何要说出那样的话呢?

现代社会,精英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道德为根本,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到顶峰极致,然后反哺社会,像曹德旺这种企业家。另一种是以利己为基本原则,有着高学历、高智商、善于伪装,当着面一套,背着面一套,不以提高群众为己任,而是利用群众为自己牟利。

第一种精英能给人树立好榜样,但第二种“精英”却起了坏的导向。民众又有什么错呢?只是效仿了那些“精英”的错误示范,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了一个利己主义者。

高知分子就是典型的社会精英,其中也分为两种,有社会责任感的知道感恩社会,报效祖国。没有责任感的,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跟随利益随风倒。曹德旺所说的坏的精英就是第二种,名利面前,迷失了自我,诱惑面前,丧失了本心。不要明知自己的“坏精英”,还用自己的身份带坏别人。

中国向来就不缺精英,但正如曹德旺所说的那样,缺少的是有社会责任感的精英,缺少能引领大众积极发展的精英。#人物#

1984年,曹德旺去武夷山游玩,他给母亲买了一根拐杖。但下山坐车时,遭司机嫌弃的一句话,惊呆了他,也因这句话才有了福耀。

曹德旺出生于1946年,他的曾祖父曾是福建首富,到了他祖父这一代,家境衰落,他父亲在一家日本布店做学徒,挑着担子下乡叫卖。

三年后,曹德旺的父亲离开日本,又在上海经营了一些百货店。但却因解放战争改变了计划。

战争时,曹父决定带着家人返回福建老家。但不幸的是,装着全家财产的货船,在海上遭遇风暴沉没。家庭的变故也却影响到了曹德旺一生。

曹德旺从底层开始打拼,14岁就辍学,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从小就见惯了世间的沧桑。

长到十几岁,曹德旺早早结婚。妻子为了支持她,将所有嫁妆卖掉,凑钱帮助他种植白木耳。

没想到,种植白木耳这段经历,虽然证明了他是很有商业头脑,但却将他的人生打入低谷。

当时福建农村开始流行种白木耳,曹德旺就把妻子的嫁妆卖了,种起了白木耳。

可福建种白木耳的人太多,所以干这个根本不赚钱,曹德旺有一点后悔,但他听到江西一斤白木耳的价钱是福建的3倍。

于是曹德旺就动起了心思,将村里的白木耳转运到江西去倒卖,足足赚到3000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只是没想到这笔巨款对他却是迎头一击。

他因为“投机倒把”被没收了全部财产,为此拖欠了村里的工资,被送去修水库。

那时被生活逼到死角的他,对岳母说:“我这一去,可能就不回来了,您让凤英改嫁吧。” 但他没想到的是,本以为是绝境,却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机。

曹德旺在水库每天的工作,就是用板车运泥土。

他才到工地三天,工地上就发生了大事情,一民工抽烟引发火灾,把整个营房都烧毁了。

重新开工的时候,营长和教导员被民工围住,因为板车损坏,有的在闹着要赔偿,有的为了尽早回家吵着要板车。

曹德旺觉得这样闹也解决不了问题,于是悄悄挤到营长面前说:“我会修车,是否让我帮您?”

营长对他半信半疑,但是还是选择相信了他。没想到,这件事却能让曹德旺因祸得福。

随后的整整28天,曹德旺没有离开过修车棚一步。他没刮过胡子,也没刷过牙、洗过澡,成功完成任务。

后来,在工地清算补偿时,领导为了感谢曹德旺,赔偿给了他价值一千多元钱的粮票和布票。

也是在这位领导的帮助下,当年因“投机倒把”被没收的财产失而复得。

二十几岁,迫于生计的曹德旺,想过无数种赚钱方式,却始终没能赚到钱。但他并未逆来顺受。

1973年,经人介绍,曹德旺到莆田大洋农场做了果苗技术员。没想到,在他任职果苗技术员期间,他的一个善举,再次让他的生命之河开始转弯。

这一年的夏天,一个烈日下赶路的中年人,跑到工棚来向曹德旺借吊桶:“太渴了,想用吊桶打点水喝。”

曹德旺看着浑身湿透的他,“你这么累,猛喝生水容易生病,你等下,我屋里有泡好的凉茶。”

喝完凉茶后,这人得寸进尺,竟然想吃饭,于是曹德旺就下了半斤米,这人竟然嫌米少,让曹德旺下了1斤。

那时米挺贵的,曹德旺一天才吃8两。但曹德旺也不生气:“1斤就1斤吧!”

谁知道这人更加得寸进尺,竟然问曹德旺有没有酒喝,曹德旺还是没有生气,跟他弄来了一瓶酒。

结果吃了这顿饭,曹德旺才知道,“这人叫王以昂,是山兜农场的场长。”

王以昂回去之后,就把曹德旺调到了自己的农场里,他在山兜农场做销售,干了三年就赚了6万块。

种木耳、拉板车、果苗技术员和销售,他干得都很好,但却没有成就他。

成就他一生的却因1983年发生的一件事。这年,曹德旺承包了一个破旧的玻璃厂,一年赚了20万元。

他从此开始和玻璃结缘,但此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一个偶然的意外,会再次改变他的一生。

1984年,曹德旺陪母亲前往武夷山游玩,为了方便登山,他给母亲买了一根拐杖。

但买完拐杖下山坐车时,司机却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你把你的拐杖拿好,万一把车玻璃碰碎了,你可赔不起。”

曹德旺说:“不就一块玻璃吗?能有多贵?”

司机说:“这块前挡风玻璃,要6000元。”曹德旺一下惊呆了,再追问为什么这么贵时,司机告诉他,汽车玻璃都是进口的,中国还不能生产。

那天回去之后,曹德旺就无眠了,沉思了几天之后,他决定:“中国没有人做,我就来做!我要为中国做一片自己的汽车玻璃。”

回去之后,曹德旺四处考察取经,他决定进入汽车玻璃生产制造行业。半年后,汽车玻璃厂就投产了。

曹德旺整整忙了一年。卖出首批合格产品后,他靠玻璃很快赚到了500万。

曹德旺拥有双重平衡的身份。天平的一端,他是把一块玻璃做到全世界的企业家。天平的另一端,曹德旺已捐出个人资产超过110亿元,用于慈善事业。

@潇洒面条故事哥

多年来,曹德旺,从一个一文不名的贫困青年,成长为今天跨国集团的董事长,并且让福耀这颗明星,闪耀全球。

真可谓,天道酬仁,仁者无 敌!#名人##聚量·对话企业家#

母亲的一滴眼泪,让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努力赚钱,改变生活。他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经年累月一日两餐食不果腹,通过努力,30岁的他存款拥有50000元。在1975年代,拥有了5万元的存款(相当于现在的1000多万),这位如此努力的年轻人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福耀公司老总——曹德旺。

1966年,曹德旺家是做水果生意的。他的父亲经常每天凌晨3点多就出发,下午4点才驮上300斤水果回家,等把一车的水果全都批发给商贩后一般要到6点。如此一个回合下来能从中赚取的差价约为两元钱。这是一家人赖以生存的两元钱,然后就匆匆赶回家,到家吃完饭差不多就到了八、九点,这时候就要赶紧去睡觉,否则第二天就起不来了。

看着营养不良的孩子长期透支体力,曹德旺母亲经常偷偷流泪。母亲的泪水,人生的艰难,让那时的曹德旺早早尝识了人世间的冷暖炎凉。他无奈,但他并不屈服,他坚信勤劳的双手有改变命运的力量。

之后曹德旺从事过街头卖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经年累月一日两餐食不果腹,然而,通过不断的努力,在1975年,30岁的他存款拥有50000元(相当于现在的1000多万),后来, 1976年,曹德旺开始在福清高山镇异形玻璃厂当采购员,通过独具天赋的口才,曹德旺累积了30多万财富。

又过了几年,在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这家年年亏损的乡镇小厂。并通过努力,在1985年,将主业迅速转向汽车玻璃,彻底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曹德旺也成为了一名身价上亿的企业家。

“福耀”两个字凝聚了曹德旺毕生的梦想,融会了许多传统的智慧、尊严与勇气。正如他所说:“我认为做人第一就是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家里,为人子要尽人子之责,为人夫必须尽人夫之责,为人父要尽人父之责;在社会上,要尽公民之责,要有强烈的民族和国家意识,这样你才会成功。”

有钱以后的曹德旺也没有迷失方向,不仅把钱,企业董事都过户给了妻子,更是经常的捐款,捐物,捐股份,自1983年第一次捐款,直到,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达120亿元,而在今年5月4日,曹德旺一次性捐款100亿,在福建成立一所公办大学,取名 福耀科技大学,初步选址在福州高新区。

这所学校办学规模设定在3000~5000人左右,以理工科为主,专业设置对标目前中国相对弱势、被外国卡脖子的理工领域,每个专业均配建标准实验室,旨在培养国内高新产业急缺的人才,投100亿建出来的大学,建成后直接交给国家。

对于曹德旺无节制的捐款,很多人表示不解,认为他只是在提供自己的知名度,然而,面对质疑,曹德旺说:“我做企业不是为了钱,是为了国家的兴旺发达。我认为一个真正有作为的男人,在我手上赚的钱,我死之前必须还给社会!”

曹德旺是一位慈善家,也是一名善良的性情中人。每次谈到自己的母亲时他都会哭:谈到当年穷得没饭吃,一个掉得只剩两颗牙的老人递过来一个红薯,想了想又掰回半个的陈年旧事时,也会哭;有困难的员工重病住院,几万几十万元的费用他全部承担;他已记不清自己资助了多少穷苦孩子从中学读到大学毕业,为多少次灾难提供过援助。#遇见好书#

曹德旺常说:他年轻时吃过太多的苦,知道穷困会从精神到肉体给人带来多么大的摧残打击,所以他对社会困难有求必应,他给所有员工创造最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从不矫饰内心的想法;他是个坦荡的人,没有什么不可以推心置腹地与人交谈,他可以充满爱意地谈他大字不识地结发妻子;他说:“人活一世,就是为了给他人带来幸福。”

这就是曹德旺,这个站在金字塔尖的钢铁战士生命深处,最温柔善良的一面。曹德旺的成功经验被不少企业家、创业者效仿,曹德旺说大家不仅要学创业管理经验,更要学做人做事经验。只有人做好了,事做好了才会成功。后来曹德旺才著作了自传《心若菩提》。#我要上微头条#

《心若菩提》中不仅记录了曹德旺的一生,里面更含有曹德旺打拼一辈子的心得和智慧,包括为人处世和创业技巧。对于当今社会正处于迷茫中的年轻人非常有帮助。

如果你也喜欢曹德旺,如果你也想成为让人敬佩的成功者,那么《心若菩提》、《陶华碧传》《褚时健传》实干家大佬套装不容错过。

点击下方蓝色字体链接即可获得:

网页链接

,43个国家的杰出企业家在台下紧张地等候着,下一刻,他们的目光都望向来自中国的曹德旺。那些外国人谁也没预料到,居然是中国的企业家夺下了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因为曹德旺是首位华人获奖者。

那一刻的曹德旺,让外国商人领略到什么是中国商人的风采,台下掌声雷动。但是,当时的曹德旺一下子却“懵”了,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能获奖,因为竞争太激烈了。

安永企业家奖被誉为企业届的奥斯卡,当年有超过来自全球的10000名知名企业家参与角逐。在决赛圈,再由43个国家或地区的大奖得主竞争最终的一个胜利者,最终的一个胜利者才能获得“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

参加这项大奖角逐的都是43个国家或地区里面杰出的商界大佬,但他们都不及曹德旺。评选的标准也不是看谁的家大业大,也不是比谁的个人财富更多。

他们用这6个严苛的要求来角逐,缺一不可:

1,白手起家;

2,始终诚信经营;

3,良好的经营业绩;

4,注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

5,具有全球影响力;

6,注重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

4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企业家都希望自己能获得这个奖,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代表中国区的福耀董事长曹德旺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笑到到了最后。

评委会主席在台上宣布度安永全球大奖桂冠:“来自中国大陆的,曹-德-旺”。

台下的曹德旺一下就“懵”了起来,连他自己都感到太意外了。

曹德旺激动地走到台上。他热泪盈眶,哽咽地说:“感到很自豪,这是福耀人的荣誉,也是中国人的荣誉!”这一天,台下掌声沸腾。

曹德旺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企业家。

他9岁才上学,14岁就辍学了,卖过烟丝、水果,拉过板车,做过炊事员,修过自行车。为了谋生,他愿意吃别人吃不了的苦,付出过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上世纪80年代,国内的汽车玻璃基本是靠进口的。从日本公司进口过来的汽车专用玻璃,一块卖到6000元左右。

曹德旺很不服气:一块汽车玻璃的成本只需要一两百元,卖到6000多元,日本公司轻松赚了几千,这生意太不公平了。

“中国人应该有一块自己的汽车玻璃。”曹德旺下定决心。

1985年,曹德旺从全国各地搜罗相关的人才、原料,还从荷兰引进先进的设备,开始进行技术攻关,在不断的失败,夜以继日的无数次尝试后,终于

研制出汽车专用玻璃。

1987年,曹德旺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福耀当时生产的玻璃成本不到200元,售价2000元,利润非常高,但是比起卖到6000元的日本货便宜了很多。

很快,日本玻璃就在我国市场上消失了。

1989年,福耀的利润就达到了2000万元。福耀不断引进新的设备,研究新的技术,快速发展起来,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

赚到钱的“玻璃大王”曹德旺,却越来越不“珍惜”钱。这些年来,他累计捐款已经达到260亿,多次跻身“中国首善榜”,在帮助贫困地区、教育、卫生、自然灾害上做了很大的努力。

在捐款这件事上,曹德旺认为:企业应兼善天下。捐了160亿,不管自己的子女会不会肉疼,钱够用就行。

如今福耀玻璃已经研发出具有智能化、数字化的车联网智能玻璃,在光伏玻璃领域也处于先进的水平。而曹德旺的心思,开始转移到培养工程类人才上来。

近日,曹德旺冒着雨水出现在福耀科技大学的动工仪式上,这位70多岁的老人没有一点架子,他很接地气和身边的人互动。

谈到福耀科技大学,曹德旺认为,福耀科技大学要按世界一流的水准来办学,不能比清华北大的要求低,学生毕业前力争达到四级工程师的水平。为此,曹德旺捐了100亿来兴建学校,还说可以再拿100亿出来奖励教师和学生。

学校建成后,会是一所公立大学,用来为社会培养工程师。

和制造业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曹德旺,深知科技兴国的道理。国内的制造业要想升级为高科技、高端的制造业,要想摆脱低端的加工模式,需要很多掌握高科技的工程师人才。所以,他才会建立这样的一所工科大学。

有人说,只有曹德旺、任正非这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企业家。曹德旺从草根到“玻璃大王”,把企业家的责任担当挑了起来。

他从小时候的艰苦日子开始,到成为著名的企业家、“首善”,他的人生经历,就像一本书一样可以给人带来很多启发。

曹德旺把自己的走过的弯路,创业遇到的曲折,生活的点滴事件,写在《心若菩提》这本自传里。

在《心若菩提》中,他曾记录自己遇到知己差点和结发夫妻分离,最终悬崖勒马避免自己走错这一步。

他在书中写了一句“我是一个俗人,会喝9会骂人,也会贪恋红尘,但我也善良”。

曹德旺着这本书的目的,在于分享他自己的生活、创业所遇到的困难和内心曾经遇到的苦闷困境,让那些在生活、事业受到挫折的年轻人,可以吸收一点经验和方法,自己开度自己的心态,寻找解决的方法。

如果你现在正处于逆境,内心苦闷,不妨认真去读一读曹德旺的《心若菩提》,能让你豁然开朗。

如果觉得《进口烟丝 进口烟丝和国产烟丝的区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