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减肥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减肥网 > 今天聊一聊关于酒的那些话题……

今天聊一聊关于酒的那些话题……

时间:2019-04-16 20:42:42

相关推荐

今天聊一聊关于酒的那些话题……

(文章有点长,请耐心看)

一、戒酒

很长一段时间为酒所困扰。

喝还是不喝?这的确是个问题。

作为山东人,真心体会到山东的酒文化是真的很深厚也真的很霸道,相信很多人有同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大不如前,本来就练不起来的酒量更加难堪重负。也曾考虑戒掉,可做起来确实不易,到处是躲不了的人情、推不却的面子,和减肥、戒烟类似,来来回回、反反复复。最终,还是在医生的建议和家人的强烈督促之下痛下决心、立志戒除,和杜康君彻底说拜拜。

困难很大,干扰很多,首要的还是先理清自己的思路。最后集中在三个问题上:

1、能不能喝酒?

2、愿不愿喝酒?

3、如果戒酒,承受相应的代价是否值得?

第一个问题涉及能力问题,主要是身体的解酒能力。科学研究已经揭示,酒精(又名乙醇)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由肝脏完成,靠的是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乙醇脱氢酶负责把酒精(又名乙醇)分解成乙醛,乙醛脱氢酶则负责把乙醛分解成乙酸,最终排出体外。这两种酶在体内的多少基本由遗传得来。不同人体内乙醇脱氢酶含量差不多,但是乙醛脱氢酶的含量差别较大,因人而异,有的人体内乙醛脱氢酶较多,解酒速度就快、酒量相对就大;有的人体内乙醛脱氢酶较少甚至是很少,解酒速度就慢、酒量相对就差些,如果乙醛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严重伤害。我的酒量是很小的,这是事实,应该是体内乙醛脱氢酶较少,代谢较慢的一类,况且身体还有其他问题,所以不喝酒是最好的。

第二个问题涉及个人的体验,属主观意愿。有的人喜欢喝酒,喜好喝不同种类的酒,白酒、红酒、啤酒、老酒、清酒等等,有些人喜欢聚会豪饮、乐此不疲。而有的人不喜欢喝酒,或是因为酒量小,或是因为不喜欢酒场的氛围,总是敬而远之。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至于我,因为酒量小,喝多了酒自然会难受,内心是不愿喝酒的。

第三个问题,不喝酒,对于自己可以用其他饮料代替,不必非要喝酒,更多时候是涉及到其他人的感受。在山东这样酒文化兴盛的地方,不喝酒的人总会有种格格不入的尴尬,尤其是酒桌上,大家都喝唯独你不喝,很容易被忽视、被隔离,影响了你和其他人的交往。对于这方面,不喝酒固然会对气氛有一些影响,甚至会招来一些人的冷眼,但是我以为这种影响毕竟是有限的,一方面多数人还是通情达理的,该交往的还是可以交往的,另一方面对于不喝酒就拒绝交往的人也大可不必在意,道不同不相为谋,何必勉强呢?这样,不喝酒也算不得多么难以接受的事了。

一旦想清楚想明白,心就踏实了,就可以坚持下去。仰赖家人和朋友们的体谅,坚持不碰酒杯,如今算来,最后一次喝酒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时间虽然不太长,算是小胜,却也难能可贵了。

回顾过去二十多年的喝酒史,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会,简单地做一下总结,对己对人或许也有一点用处吧。

二、劝酒

特定的历史条件会形成特定的生活方式。

劝酒的风俗大体来自于不发达的经济条件。过去经济条件不好,大家都不富裕,平时吃不好穿不好,更不要说喝酒了。酒是粮食精,好酒从来都是很贵的,一年也喝不了几回。如果家里来客了,主人是要好酒好菜地热情招待,要让客人吃好,酒当然也要管足管够,宁可自己少喝点也要留给客人,如果客人的酒没有喝好喝够,就辱没了主人的脸面,是极不光彩的。因此敬酒、劝酒之风逐渐兴盛起来,时间久了,习惯就成了风俗,风俗就成了礼节。对比一下相对发达的欧美国家,就很少有这种劝酒的习俗,长期的经济繁荣保障了人们丰衣足食,谁也不缺几杯酒,喝多喝少全凭自己的意愿,劝酒反倒显得另有所图、不合礼数了。

如今,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酒也不再是喝不起的奢侈品,都买得起喝得起,想喝就喝。照理说,谁都不缺,人们就没必要像过去那样地劝酒了,然而有些酒桌上的劝酒风依然强劲,丝毫没有减弱,形成了一些不良的酒文化。在有的酒局中,往往最能深刻体会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真实含义,不管酒量大小、是否情愿,端杯就喝、敬酒要喝。青岛这边是主陪三杯、副陪三杯、三陪四配各一杯,白酒红酒啤酒通常比例1:3:3,主方依次敬完,客方依次回敬,中间还可以自由发挥、捉对厮杀,人数越多喝的就越多,一圈下来最少的也是几瓶下去了。酒量大的激情澎湃、愈发神勇,酒量小的蔫头蔫脑、痛苦难耐。对于那些量大的酒场老手来说,一场成功的酒局就是喝吐了几个再加上喝趴下几个。酒场如战场,惨烈如此。

何必呢?何必呢!

三、酒能成事?

有人讲,喝酒能加深感情,容易成事。可要知道,酒能成事也能败事。现代社会是靠法律规范来维系运转,讲究依法办事,法律的精神核心是理性,理性总是和理智、冷静、客观等词紧密联系的。如果涉及重要的事,一个人在神志不清醉酒状态下做的承诺、签下的文字都不会被正式认可的,很难算数。

有个段子,是说上海人和山东人做生意有个很大的不同,上海人做生意是谈好条件、合同签字之后再喝酒祝贺,山东人做生意往往是大喝一顿在酒桌上和人签字画押。相比之下,前者更理智更精明也更稳妥更长远,所以生意越做越大,而后者也许有成功的机会,但终究是粗枝大叶虎头蛇尾,往往是稀里糊涂地开始、稀里糊涂地结束,难保长远。两厢比照,对待酒的态度和做法就已经立判高下了。

贪杯误事甚至是误国,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一个普通人喝醉了可能说些蠢话、做些蠢事,或耽误工作或破坏人际关系,酒驾更是害人害己;而单位管理者贪杯可以毁掉一个企业或是工厂,这样的新闻常常能见到的;如果全社会喝酒成瘾则危害更大,古罗马因为社会堕落、花天酒地而遭毁灭;前苏联作为超级大国曾经那么地强大,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好饮成风、贪污腐化而使得国计民生萎靡不振,最终轰然坍塌灰飞烟灭;中国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也曾公款挥霍大吃大喝,喝酒之风日盛、社会风气日乱,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说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实不为过。贪杯有什么好?所以,中央一声令下,八项规定全面实行,其中就有严打公款吃喝一条,单位之间、组织内部聚会喝酒的少了,社会风气顿时清爽了好多。

仔细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大凡喝酒较多、酒文化盛行的国家、地区或民族,往往社会发展较慢、文化观念较保守,而越是喝酒较少、酒文化良好的,往往社会进步、经济繁荣、思想开明。喝伏特加白酒最多的俄罗斯,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都无法和欧美发达国家比肩;在国内,长江以南普遍要比长江以北发展更快,而喝酒风气基本上也是越往北就越强烈;像北上广深一类的大城市,开放包容、观念进步,喝酒、劝酒的风气相对不强,而越是偏狭的地方,发展较慢、观念保守,反倒喝酒、劝酒越厉害。不能说喝酒风气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直接相关,但至少也是一个指向标,喝酒风气的强弱好坏的确能够反映一个地方、人群的基本状态。酒风即民风,还是有道理的。

四、酒和感情

无酒不成席。结婚酒、庆功酒、团圆酒、毕业酒、送别酒、友情酒等等,但凡生活工作中的大事往往都要有酒来助兴,这是人之常情,属于正常生活状态中的酒。

可有些酒局里的酒,味道完全不一样。

酒桌上常听人说,喝酒就是喝感情、酒品如人品。酒好像是人际关系的测试剂,真是这样的吗?咱们可以提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感情最深最亲近的人是谁?当然是自己的家人,是父母、是兄弟姐妹、是夫妻儿女,那么,你有没有和家人也讲酒场规则?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杯、感情深一口闷、对方不干你就苦劝劝不动就强逼?有吗?相信没有谁敢于在家人面前这样做。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是你的亲人,他们爱你,你也爱他们,你不想强迫他们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哪怕是多喝一杯酒!当然,善意的玩笑除外。

想想看,依赖酒量来维系的感情多靠谱?真正长久的关系有几个是靠酒来维系的?其实,关爱你的家人、志同道合的朋友、鼓励支持你的前辈真正看重的是你这个人,即便没有那几杯酒,他们依然会一如既往地关爱你、欣赏你、支持你。

人和人的关系,不应该用酒杯来衡量。

把酒看重了,就是把人看轻了。

五、酒和尊重

酒桌上,出于礼仪是要给他人敬酒的,同样出于礼仪也要接受他人的回敬,这是基本的。经本来是好的,可往往会被念歪了。敬酒之义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重在“敬”而不在“酒”,酒只是个媒介,过分看重酒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一桌子几个到十几个人,轮番敬酒、互敬。对于少数好饮的、能喝的人来说也许这不算什么,有的甚至乐在其中、以喝遍全场为荣。可大多数人是没有这个雅量的,明明大家都不愿意多喝,明明喝得很多很难受了,但是碍于酒场的礼数、相互间的情面,不得不强颜欢笑,一次次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喝到举止失态,喝到大口呕吐,更有甚者喝到肠胃出血、喝进了医院急诊室!斯文扫地、颜面尽失,这是彼此尊重还是互相折磨?

都是善良的人们哪!却做着这样荒唐的事情!

一个善良的人伤害另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可悲的;

一些善良的人伤害着另一些善良的人,这是社会的悲剧!

不良的酒文化就演绎着这样的人间悲剧。

你喝三杯、他也喝三杯,你就说他尊重你;你喝三杯,他喝两杯,你就说他不尊重你。哪有这样的道理?人家酒量小或是不舒服或是不想多喝,原本都是可以理解和体谅的,可是在这种酒场规则下就很难做到。说尊重,真正的尊重应该是尊重人本身,尊重人的差异性、尊重人的主观意愿。不能多喝酒的人可以不多喝,不想喝酒的人没人可以强迫他喝酒,关爱彼此的健康、维护彼此的自尊,这才是相互尊重应有的表达方式。

好的规则代替不好的规则,这是历史的必然。

酒文化也要随社会而进步。不良的酒文化有必要被好的酒文化来代替,这是大众的心声,也是社会的要求。

六、新的酒文化

喝酒伤身,已经被最新的科学研究所证明了的。喝得多伤害得多,喝得少伤害得少,根本不存在活血化瘀延年益寿的功效。况且最新发现,酒和药能够发生各种反应从而给身体带来严重伤害,“头孢加酒,说走就走”绝不是噱头而是真实的案例。这样看来,“酒是穿肠毒药”这句古语说得太科学了!

如今人们都在追求健康的、有品质的生活,科学饮酒、文明饮酒应该也是其中之一吧。可目前的情况并不乐观。

这里想单独提一个情况。平时经常接触到很多的医学教师、医学生和医生,照常理说,从事医学相关的专业人士掌握生命科学的相关知识,可以选择更健康、更科学的生活方式。可是,有些医学生甚至一些医学教师、医生竟然拜服在不良的酒文化之下,酗酒、劝酒时有发生。医学工作者应该尊重生命、呵护生命,帮助他人解除病痛、提高生命品质,同时也应当身体力行地实践科学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向他人传播健康生活的理念。如果他明明知道喝酒有害健康,却依然酗酒、劝酒,无疑是在暗示他的朋友、学生甚至是病人: 教科书上的那些医学知识是不靠谱的,不必太认真,你可以遵循也可以不遵循。如果在一个医院里这样的医生很多,人们有理由怀疑这家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生的职业素养,如果在一个医学院校里这样的教师和学生很多,人们也有理由质疑这所学校的管理能力和教师的职业素质。所幸的是,这样的人并不算多。

应该提倡好的酒文化:少喝酒,不劝酒,适度适量,重在交流。

用这种新的、健康的、建设性的酒文化来取代旧的、不健康的、破坏性的酒文化。即便是逢年过节、亲朋欢聚的时候,喝酒也应保持克制、点到为止,让人和人的交流成为主位,让酒回归饮料的本来角色。

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从家人做起,大人孩子都来弘扬新的酒文化,让不喝酒、少喝酒成为家风、校风、民风,从根本上杜绝不良酒文化的侵蚀。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许多人的力量可以强大起来。

如果整整一代人都能够为一件事而努力,相信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改变的。

希望不良的酒文化能够从根本上消弱甚或扭转,不使我们的孩子们长大后也在其中受苦。希望新的、健康的、和谐的酒文化能够尽快成为主流,使得我们每一个人和家人、朋友都能够自由地享受美酒的醇香、聚会的欢乐。

如果觉得《今天聊一聊关于酒的那些话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